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组织人事 > 正文

2024国考报名:拟招3.96万人 向应届生倾斜

发布时间:2023-10-17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今日起,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公务员考试报名正式开启。

  本次国考计划招录规模达3.96万人,同比增加0.25万人,扩招约6.7%。其中,设置2.6万个计划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近2.7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录用政策、录用计划继续向基层一线和高校毕业生倾斜。

  10月15日起报名

  11月26日进行笔试

  按照国家公务员局消息,报考者可于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专题网站进行报名并提交本次国考报考申请。招录机关于10月15日8:00至10月26日18:00期间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报考者是否具有报考资格。报考者可登录专题网站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10月28日8:00后登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于11月1日0:00至11月6日24:00登录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

  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26日举行,11月26日上午9:00—11:00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考试,11月26日下午14:00—17:00进行申论科目考试。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11月25日下午14:00—16:00。

  计划招录3.96万人

  设置2.6万个计划招录应届生

  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介绍,本次国考共计划招录3.96万人。较上年度,本次国考招录增加0.25万人,增幅约6.7%。从招录总体情况来看,职位主要集中在税务、海关、铁路公安、出入境等系统。

  据介绍,本次国考招录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录用政策、录用计划向基层一线和高校毕业生倾斜。设置2.6万个计划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对此,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中新网表示,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公务员考试对于应届生招录规模扩大是一个必然趋势,这有利于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元的选择机会。

  另外,本次国考招录有近2.7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实际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的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等报考条件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设置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积极投身国防事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放宽基层岗位报考条件,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是公务员招录的趋势,这有利于提升基层公共服务人员的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水平。”竹立家表示。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坚持分级分类考试

  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介绍,本次国考招录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把好新录用人员政治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对考生政治素质的测查评价贯穿招考全过程各方面。

  同时,本次国考招录坚持分类分级考试,进一步提高选人的精准性科学性。公共科目笔试内容根据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特点分别设置,对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对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贯彻执行、基层工作等方面能力,对行政执法类职位突出测评依法办事、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力。

  面试方式和内容由招录机关根据招考职位的性质、特点等研究确定,注重体现履职要求。

  部分招录机关对考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测查评价,有9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40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

  竹立家指出,针对不同的岗位特点和专业特点,对公务员业务素质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对公务员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要求,这一点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对于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的公务员来说都是如此”。(记者 张钰惠)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37075.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