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时评 > 正文

做好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文章

发布时间:2023-10-11 来源: 陕西党建网 作者:佚名

  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其他基层党组织开展,涉及的单位和人员同群众的联系更直接,面对的矛盾问题更复杂,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具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各项重点措施”。在此阶段,更须谨记开展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把握好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基本遵循,将实干实绩作为衡量和检验最终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做好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文章。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而不用,无异于坐而论道、凌空蹈虚;反之,只干不学,则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难免错失方向、事倍功半。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常常出现“本领恐慌”,说到底在于没有把握好理论学习与实践实干之间的良性互动。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当前主题教育层级下移、向基层延伸,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回应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的实践本领,是考验也是磨砺。要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使思想上的“真经”实实在在转化为身上的能力、脚下的动力。

  回溯党的发展史,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都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党赢得斗争、成就伟大事业的一条重要经验。无论是延安时期力行整风运动,改革开放初期开展全面整党,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三讲”教育,抑或是新世纪以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教育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党内集中教育和持续开展的经常性教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深入,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党的历史反复证明,党内集中学习教育不能游离于党的中心任务之外,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这也说明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是我们党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并将思想武器转化为实干本领的重要方法。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第二批主题教育承载着跑好“接力赛”的重要使命,党员领导干部要着力聚焦提升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的能力。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文章,首先要“眼到、口到、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丰富、博大精深,非常读常诵、日就月将不可学。除了划重点、作注释,更要深学细悟,着重分析理解贯穿其中的方法逻辑和科学思维,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其次须“脑入、身入、心入”。通过“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将思想理论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用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实效来检验学习成果。真正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内化、转化为指导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和推动事业发展的思想利器,使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党员干部提高履职本领、增强责任担当的过程。

  越是重大历史关头,越要重视和抓紧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新的战略阶段和战略任务,唯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把握历史主动、创造新的伟业。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jwsp/20231009/9951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