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法制 > 正文

“天上掉螃蟹”“AI换脸”“校园贷”“冒充监管”……金融监管部门提醒你遇到套路警醒点

发布时间:2023-10-11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不法分子不断翻新诈骗手段,让消费者防不胜防,个人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7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近期重点防范几种新型欺诈手段,守护家人亲朋财产安全。

  套路一:“AI换脸”诈骗

  

  “AI换脸”诈骗利用仿真技术冒充亲人、同事或公职人员声音相貌行骗,此类新型网络诈骗手段多样、门槛降低、辨别难度加大,常令公众放松警惕,短时间内造成较大损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眼见不为真,谨防新型欺诈手段,提高打假维权本领,守护家人亲朋财产安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介绍,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通过计算机算法仿真合成受骗者亲人、领导同事或公职人员的肖像面容与声音,冒充上述人员身份行骗。在获得受害者信任后使用事先准备好的套路话术向受害人发送银行卡转账、虚拟投资理财、刷单返利等诈骗信息,并利用视频通话、语音轰炸等手段进一步降低受害者的防备心,受害者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异样,一旦听信诈骗分子的骗术并完成转账,对方便杳无音信。

  套路二:“天上掉螃蟹”

  10月7日,中秋国庆假期结束的第一天,明星孙艺洲就遇到了“蟹卡骗局”,他在微博发文称,收到一张蟹卡,扫了一下发现是诈骗,提醒大家别扫码,谨防上当。

  

  ▲微博截图

  不只是明星,不少老百姓也收到这样的蟹卡,甚至被骗钱。

  从外观看,新型骗局的蟹卡与普通蟹卡极为相似,但仔细看会发现,这种蟹卡没有具体销售企业。消费者扫码后会出现一个提货对话窗口,所谓的客服会以赠送生活物资为由,让消费者入群登记,随后一步一步骗取钱财。

  

  ▲蟹卡扫码后页面。

  10月7日,上海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发文,揭秘新型蟹卡骗局套路:这张蟹卡系刷单骗局,引导受害人进群后实施刷单诈骗。

  除了今年中秋冲上热搜的蟹卡骗局,读者还需警惕不法分子大范围投递大闸蟹兑换卡、湿巾、手机支架等,以领奖为由,引导受害人扫码进群后实施刷单诈骗。

  警方提示:大家在收到不明快递时一定要登录官方网站查看物流信息和快递员信息,电话联系快递员。对于来路不明的快递,要坚持验证快递员身份和包裹内物品。切勿扫描不明包裹内的二维码卡片,也不要点开陌生链接填写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当有陌生来电准确说出你的个人信息,并告知有紧急事宜需处理、或有礼品需收取时,请保持冷静并通过官方途径进行核实。

  套路三:校园贷款诈骗

  此外,校园贷款诈骗呈现连环套特点,不法分子伪装成政府工作人员,以“禁止大学生网贷”“查询征信”为由,诱导学生将网络贷款转至所谓的“清查账户”,导致借贷学生陷入资金和信用的双重危机。更有甚者,冒充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利用非法获取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以“解决投诉”等理由联系消费者,引诱消费者向其缴纳保证金等作为回款条件实施诈骗。

  套路四:冒充监管行骗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其工作人员打着“保护资金”“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在具体的诈骗手段上,不法分子通过冒用金融监管部门身份,通过短信、快递信函、互联网等渠道发布虚假“保护资金”信息,引诱消费者向其缴纳保证金等作为回款条件实施诈骗;更有甚者,利用非法获取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以“解决投诉”等理由联系消费者,诱导其进入不法分子制作的诈骗网站或App,进而骗取消费者银行卡号、网银密码及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盗取消费者资金。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提醒

  利用新技术诈骗与传统诈骗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防范方式也万变不离其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提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防重要信息泄露,仔细辨识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点;在涉及转账汇款等资金往来时,要通过拨打对方手机号、当面核实等渠道多方核实、查验真伪,请勿仅凭单一沟通渠道未经核实就转账汇款。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网、警民直通车上海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36653.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