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丨“张扑腾”扑腾记
大荔县羌白镇东羌白村有个“张扑腾”。
“张扑腾”种植的冬枣远近闻名,冬枣卖到天南地北,造福的枣农不计其数。
“张扑腾”是谁?他是大荔县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大荔县新禧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陕西新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喜。
张全喜正在查看冬枣长势。
给枣树“盖棉被”
种植冬枣前,张全喜在西安开招待所、办烧烤店,攒下了不少家底。
2010年,趁着重找店面之际,他回了一趟老家。东羌白村位于大荔县西南部,这里处于沙苑边缘地带,土壤结构透气性好,光照时间长,雨量较少,昼夜温差大,所产的冬枣质细、皮薄、脆甜。
当时,全村的冬枣事业已经欣欣向荣,每亩冬枣能卖上万元。张全喜看到了冬枣的潜力,几经思考,最终决定回乡发展冬枣产业。
那时,大荔县的冬枣大部分都是露天种植,极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张全喜是个爱琢磨的人,他在10亩冬枣地上搭建防雨棚,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产出的冬枣不仅品质上乘,更是提前上市,卖了好价钱。
第二年,他将防雨棚全部拆掉,投入40万元改造成4个钢架棉被棚。此时大荔县鲜有钢架棉被棚,村里人不解,“防雨棚才弄一年就拆掉,这胡扑腾嘛。”(扑腾在当地方言中意同折腾。)从此,张全喜多了个“张扑腾”的外号。
张全喜正在检查收购的冬枣。
不过,张全喜不在意,满心欢喜地等待冬枣成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那一年,大荔县遭遇了罕见的大风。据他回忆,当时阵风已经达到了10级。他慌乱地拿着绳子就往枣棚跑,刚固定好两个棚后,狂风呼啸着吹进其他两个棚,几分钟后,棚塌了,枣树倒了。
剩余两个棚的冬枣成了张全喜的全部寄托。他悉心“伺候”,不敢有半点怠慢。
在他的照料下,冬枣提前成熟上市,品质上乘。浙江的客商在棚里转了一圈,一眼相中,出来就要和他定价。那时候市场上还没有成熟的冬枣,张全喜没有参考的价格,思来想去,最后干脆说:“你看着出价,你出的差不多咱就定。”
客商没有犹豫,直接以一斤31元的价格买断了张全喜两个棚的冬枣,这价格比往年刚上市的冬枣高出10元左右。最后,他的两个钢架棉被棚里的冬枣共卖了36万元。
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筛选冬枣。
让冬枣“跑远路”
张全喜的冬枣卖了大价钱,他的钢架棉被棚成了羌白镇的“景点”,参观者络绎不绝,农户们争先向他学习。为了让大家都能发家致富,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
对于农民来讲,搭建钢架棉被棚,资金是最大的问题。张全喜就联系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自己担保协调给农民贷款,有时甚至自掏腰包,垫付资金。
大荔县的冬枣越来越多,销售成了大问题。2013年,张全喜主动来到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地,只要看到批发市场、大超市,他就上门谈合作。
几经努力,他先后与这些城市的果品批发市场确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签订了供货合同。
有了销售渠道,张全喜开始考虑提高冬枣的品质,保证产品质量。为此,他注册了“新禧”牌商标。2016年,他又牵头成立了大荔县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指导、统一采摘销售的生产操作规程,为社员提供一条龙技术指导和帮扶服务,实施标准化管理。
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筛选冬枣。
就这样,经过张全喜的又一次“扑腾”,他不仅把自己农场的冬枣销售一空,还将周边枣农的冬枣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点。
如今,“新禧”冬枣已经远销海外,去年出口冬枣160多吨。但张全喜有一个更大的梦想,他想让外国人品尝到口感最好的大荔冬枣。
目前,国内冬枣的储存技术可以保存1个多月,但在20天左右的时候,冬枣的口感就会下降。因此,在海运的时候,只能选择七八成熟的冬枣。这样的冬枣口感并不好,影响海外销量。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2019年,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冷库,又与以色列弗纳立国际贸易公司合作,致力于冬枣保鲜储存的研究。去年,双方成功将冬枣的储存时间延长至2个多月,口感保持在1个月左右。
2023年5月,张全喜在渭南果品华东市场产销对接暨招商引资洽谈会上宣传大荔冬枣。
使枣树“少挨刀”
每年5-6月份,大荔县的枣农在枣树下,或坐着、或跪着,进行一年中最重要的事——环剥。
环剥就是用环剥刀在枣树的主干或者主枝上割开一道口子,切断养分向树下部运输的通道。
环剥可以使有机养分积累在枣树上部,充分满足开花、坐果和幼果发育的养分需要。经过环剥的枣树,坐果率明显上升、果实均匀圆正、营养成分十足。
枣农们一年要进行3次环剥,每次环剥15天后检查“伤口”是否粘连,因此,实际一年中要环剥6-8次。
张全喜对记者讲解枣树环剥技术。
整个大荔县冬枣种植面积高达42万亩,为了节约时间,不耽误枣树生长、结果,枣农们通常选择跪着环剥,这样的方式极易造成膝盖病,影响健康。
枣农王新乐深有体会地说:“我有30亩地,跪着环剥一次需要10天时间,每一次环剥完我的双腿直打颤,有时甚至需要缓好久才能站起来。”
张全喜深知环剥的重要性,也懂得枣农的不易。何不开发一种既不要环剥,又能达到同样效果的技术呢?
今年,张全喜与陕西省果业研究发展中心合作,开展取消枣树环剥工序试验研究。
这一项技术什么时候能研发出来,张全喜不清楚,但他还想再“扑腾”一次。
责任编辑:姚远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rcfw/20230905/9796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乌兰牧骑,永远在路上24-11-24
- 番禺检察:“邻里检察”把...24-11-24
- 淬炼本领铸警魂 规范履职...24-11-24
- 赤坎检察:80余万元环保...24-11-24
- 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奖项24-11-24
- 利剑护蕾|在现场!这样普...24-11-24
- 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通,...24-11-24
- 进一步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