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监督 > 正文

花715万造雕塑“翻车”,带来哪些教训?

发布时间:2023-09-13 来源: 陕西党建网 作者:佚名

  “面子工程”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折射出形式主义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严防形式主义反弹回潮的弦一刻也不能松懈。同时,也督促我们更深刻地反思和总结鲁山县此次“翻车”事件带来的教训,让广大政府部门能真正引以为戒,避免“自毁形象”的“形象工程”再次出现。

  近日,河南省鲁山县“花715万元造牛郎织女雕塑”的事在网络上“翻车”,遭到众多质疑:摘帽不久的脱贫县,造“又丑又贵”的地标雕塑,有必要么?未招标就开工,审批手续不全,建设流程为何漏洞百出?“撞衫”湖南省长沙市“湘江女神”雕塑,是否涉嫌侵权?……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媒体记者针对舆论质疑采访当地政府部门,却遭到“监督你×,滚”的辱骂,得到“一问六不知”的敷衍。为政一方,怎能如此稀里糊涂、肆意任性?

  其实,类似鲁山县这样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案例之前也曾出现,如陕西省韩城市总投资1.9亿元的“鲤鱼跃龙门”景观,甘肃省榆中县投资6200万元的秦汉仿古城门、大型雕塑和远离居民区的景观广场等等。“面子工程”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折射出形式主义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严防形式主义反弹回潮的弦一刻也不能松懈。同时,也督促我们更深刻地反思和总结鲁山县此次“翻车”事件带来的教训,让广大政府部门能真正引以为戒,避免“自毁形象”的“形象工程”再次出现。

  一是“面子工程”要不得。任何时候,脱离当地实际和群众需要,追求“显绩”而忽略“潜绩”的扭曲发展观和政绩观,都立不住脚、没有市场。尤其是像鲁山县这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本就落后,财政收入本就不高的地区,还有诸多民生短板、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民生短板亟待补齐,更应该找准重点、做好统筹、精打细算,优先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可如此“打肿脸充胖子”,花在造景上的钱多了,给老百姓办实事的钱就少了,显然不该。很多工作都是做铺垫、打基础的,不会马上见效。如果人人都去追求立竿见影的“显绩”,忽视泽被后人的“潜绩”,真正可以长远造福农民群众的“显绩”就无从谈起。多一些埋头苦干,少一些急功近利,才能不负父老乡亲的信任和期待。

  二是项目上马须谨慎。除了要从思想根子上认识到扭曲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危害,还要进一步扎牢“制度的笼子”,确保花钱先问效。纳税人的钱不能被这么糟蹋,相关部门应该把更严格的监管落到实处。还是拿鲁山县的天价雕塑来说,这样显而易见、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本应该在立项阶段就被否决,是怎么通过方案比选、专家评审的?在未招标就开工,审批手续不全的情况下,雕塑建设本应该被及时叫停,又是怎么被“一路开绿灯”,顺利建好的?这些疑点反映出,在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制度的实施中,前期预算、科学论证、过程监督中的漏洞客观存在,类似项目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违法行为,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避免。

  三是“目中无人”实不该。当地政府部门面对媒体监督时,脱口而出的辱骂和搪塞,暴露出个别政府工作人员目中无人的傲慢。媒体监督也是替广大民众发问,为广大民众争取知情权,而辱骂搪塞媒体,就是拒绝舆论监督,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拒绝公众参与。可事实上,大型雕塑该不该建,应该由人民群众说了算;工程建得好不好,也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评价如何,要看群众脸上有没有笑脸。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政府部门只有把姿态放低,“目中有人”,才能听得进群众呼声、办得好民生实事,才能看得到自身不足、做得到纠正错误,才能心存敬畏、不越底线,不做动辄“翻车”的荒唐事。

  目前,鲁山县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县住建局相关责任人予以免职等处分,对项目设计、工程造价、招标流程等问题全面审查。平顶山市也成立了由住建、财政、审计、纪委监委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期待相关方面能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公正、全面、准确、及时地回应舆论质疑,给广大民众一个开诚布公、明明白白、值得信服的交代。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rdgc/20230906/9799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