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视野 > 正文

“第二个结合”的丰富蕴含与实践要求

发布时间:2023-09-03 来源: 陕西党建网 作者:佚名

  “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不是“第二次结合”,不是“第二种结合”,也不是“结合”的“第二个步骤”“第二个层级”,它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紧密关联,是我们认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一进程的不同维度。之所以称之为“第二个结合”,是因为这是我们党基于对百余年奋斗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对理论创新和文明发展规律的自觉把握,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基础上形成的又一个规律性认识、作出的又一个创新性论断。

  “第二个结合”,表达形式极为简约,但内蕴极为深刻而丰富。它内含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等的新发展,体现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百年奋斗成功经验的文化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只有放置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更深刻地认识“第二个结合”的丰富意蕴,透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能够结合”“为着什么而结合”“如何实现结合”等方面的道理与机理,增进理论创新、文化传承、文明创造的行动自觉。

  “第二个结合”内含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直接关系着党的生机活力、前途命运。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对于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命线意义,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就、原创性成果。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即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并对如何担负好这一庄严历史责任作出了旗帜鲜明的深刻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战略意义、本质要求、根本途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清晰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独特价值,反映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的新认识。自觉坚持和积极实践“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指向,就是要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切实打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本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文化问题、推动文化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提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自觉运用于党的理论创新的能力与水平。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第二个结合”内含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新发展。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民族曾以熠熠生辉的文化创造贡献世界、饮誉天下,但近代以来严峻复杂的历史境遇也使中华文明一度蒙尘。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在改变民族命运的顽强奋斗中,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也一步步重塑着中华民族对自我文化的认知与信心。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并对提炼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精神标识,深刻把握中华文化的风骨神韵、精神特质,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呈现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信,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大国如何处理好文化领域传统与现代关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何以能够”的学理前提,确立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论原则。自觉坚持和积极实践“第二个结合”的又一重要指向,就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敬畏历史、敬畏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5000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努力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文化优势,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第二个结合”内含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的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奋斗目标,从文明角度而言,就是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推进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就是要创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论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关联、阐明了接续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开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法则,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也深刻阐明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远意义。自觉坚持和积极实践“第二个结合”,归根到底,就是创造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指导,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同时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广泛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恢宏实践中开拓进取,以自信自强的担当和作为、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气度,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为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30901/9771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