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更好承担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把握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这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明确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向。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下大力气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在实践中落实好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艰巨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保证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才能发挥党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真正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创造中国发展奇迹的重要制度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倡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为发挥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制度保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竞争。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从国内看,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通过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经济才能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不断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三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于城市等问题依然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筑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基。
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与此同时,我国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跟不上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还要运用系统观念、辩证思维,在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国内与国际等相互联系中,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重大关系。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求关系循环是否顺畅是经济发展是否有质量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既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又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通过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内需催生优质供给,最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有力提升了供需适配程度。
统筹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既不能以速度论英雄,也不能失去量的基础,而要在发展过程中动态把握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我国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动能持续优化,经济增长含金量进一步提高。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2%,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
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要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进而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今年以来,我国积极扩大高水平开放,促进贸易结构优化,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提速,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教育、科技、人才是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有效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更好维护开放安全,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作者为南开大学校长)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34039.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