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视野 > 正文

用基层减负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发布时间:2023-08-24 来源: 南海先锋网 作者:佚名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近期召开,强调要毫不放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以深化拓展实际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进一步向上向好。

    党中央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专门建立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注重一体推进。多地基层反映,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得到纠治,基层减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这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仍有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屡禁不止,老问题隐形变异,新问题时而出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非一日之功,必须持之以恒抓下去。

    为基层松绑减负是主题教育一个鲜明的实践指向,主题教育中蕴含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又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用基层减负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充分体现了主题教育力戒虚功、务求实效的要求,需要在认识、实践和制度层面上引向深入。

    ——要充分认识到形式主义的顽固性反复性,把整治形式主义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要用基层减负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就要在思想上保持对形式主义的高度警惕,时刻绷紧为基层减负之弦,以思想认识上的到位引领行动上的自觉。

    从半月谈记者调研的情况看,“文山会海”“事事留痕”依然是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问题。一些地方严控发文数量,个别部门就通过“不挂红头”“微信群发”等形式发通知、传文件,正式文件少了,“体外循环”的文件依然不少;有的地方机关仍习惯于放权放责但不同步下放资源,导致政策难以落地,或仍以属地管理为由把责任层层下甩……

  形式主义的顽固性反复性,凸显出反对形式主义的艰巨性长期性。不同部门不同地域的形式主义表象可能并不相同,但归根结底是不担当、能力差、办法少的病根未除。对于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问题,不能轻描淡写、隔靴搔痒,或者视而不见、久拖不决,要千方百计加以解决,同时防止已整改的问题“死灰复燃”。

    ——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指导基层减负实践。开展主题教育,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基层减负与其有着目标上的一致性。

    学思想必须见行动。做好基层减负工作,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勇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个环节上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为基层减负就是为基层干部的实干撑腰。要准确看待“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在做好基层减负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多行有助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利民之举。

    ——要注重在建立长效减负机制上发力,以制度形式巩固基层减负成果。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着力堵塞制度漏洞,让减负成果经得起人民检验、历史检验。

    落实到具体措施上,要保持对文件会议的刚性约束,实行计划管理、总量管控、动态监测,继续保持科学压减态势;要创新督查检查考核工作方式方法,完善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防止反复整改、重复整改;要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依规依纪依法做好容错纠错工作,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要立足本单位、本部门实际,谨防“复制粘贴”“套娃落实”,开创性地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人民群众看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看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有明显进步。要用减负成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以基层干部群众的真实感受来评价工作效果。(半月谈评论员 何晨阳)

  

    转载链接:http://www.banyuetan.org/jczl/detail/20230710/1000200033136021688973502668745430_1.html

  


原文链接:https://www.nanhaixf.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new_show&id=2819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