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视野 > 正文

城乡融合推动陕西共同富裕的逻辑、机制和路径

发布时间:2023-08-19 来源: 陕西党建网 作者:佚名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和路径所在,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陕西围绕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开展改革探索并卓有成效,为新阶段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面临着城乡发展融合度不高、城乡空间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等问题。未来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必须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理论逻辑、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

  一、城乡融合推进陕西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

  (一)城乡融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城乡融合是共同富裕的构成要素,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发挥城乡之间的资源禀赋优势、要素对流优势、区域互补优势。当前,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多种因素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城乡差距。城乡差距既是地域差别、工农行业差别和居民收入差别等多种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多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素相互交织、动态变化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陕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步缩小态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稳步下降。但从绝对值看,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并且,陕西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仍任重道远。

  (二)城乡融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必须以城乡融合为突破口。近年来,陕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为了打破城乡分割状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各地区探索出具有区域和地方特色的多样化发展模式,但也面临着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今后,应通过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以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西安都市圈等为依托,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分工协同协作,大力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同时,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破解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彻底破除已逐步松动的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共荣、工农互促的城乡关系新格局。

  (三)共同富裕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遵循。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城乡居民是有机的共同体,只有城乡协同发展,才能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这就要求既要遵循规律、奋力争取,避免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又要立足实际、循序渐进,分区域、分阶段有序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内涵丰富,既是城市和乡村在内全部地区的共同富裕,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在内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既涉及城乡人居环境的宜居宜业宜游,也涉及城乡社会服务的普及普惠。因此,共同富裕的目标,是新时代城乡关系迈向高水平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必然遵循。

  二、城乡融合推进陕西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

  (一)产业协同机制是城乡融合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城乡产业融合需要建立以农产品为单元、产业链为主线的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产业体系,主要包括农产品研发环节和生产环节的协同、生产环节和制造环节的协同、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的协同、多产业多环节的跨界协同。陕西要注重挖掘历史、文化等地域特色资源要素,通过横向延伸的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纵向拓展的方式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和规模化经营,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连片、规模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最终达到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目的。

  (二)价值实现机制是城乡融合推进共同富裕的指引。城乡融合价值的实现重在乡村价值的实现。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城乡产业价值链要形成交叉融合发展,产品的种类和产品内涵应更加丰富。农业通过与工业、商业、服务业的融合可以使价值链附加值得到相应提升,并通过积极向城市产业靠拢,最终实现城乡产业价值链的深层次融合和价值追求的大幅提升。陕西可通过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文化体验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同时优化城乡居住和工作环境,通过生态环境的溢出效应提升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利益协调机制是城乡融合推进共同富裕的保障。利益协调既是城乡融合推动共同富裕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又是参与城乡融合的各类主体根据其投入和贡献得以认可、取得相应回报和收益,进而激励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源。目前,陕西城乡融合利益协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仍不充分,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利益约束和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在城乡融合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应秉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理念,发挥自身优势和主观能动性,为共同的目标分工协同,努力实现总体利益的增加。

  三、城乡融合推进陕西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一)完善城乡制度融合。以制度融合推动城乡融合、以改革赋能乡村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第一,构建陕西城乡“产权同等”的融合制度。深入推进陕西土地、人才等城乡要素制度变革,通过产权细分、产权明晰、产权赋能等拓展微观主体的经济选择权,通过产权保护、产权流动、产权实现等完善产权制度体系,实现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充分释放资源性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功能作用。第二,构建陕西城乡“权益等值”的融合制度。把握陕西城乡空间交错、居住交错、人口交错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加快构建陕西城乡发展机会与公共服务共享等融合制度,使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权益。第三,构建陕西城乡“共同参与”的融合制度。在强调国家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经营主体、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制度供给,充分激活经营主体和城乡居民的参与性与创造力,使城乡融合发展进程成为全体城乡居民真实获益的过程。

  (二)推动城乡产业融合。推进城乡融合,重在产业融合,以此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一,进一步优化城乡产业链。运用现代技术和城市先进生产要素推动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补齐农业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推动陕西农业生产向产品研发、技术研发、种业研发等前端延伸,并进一步将陕西农业向产品加工、消费、旅游休闲观光、品牌打造等后端延伸,提升陕西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二,推动农业供给侧、需求侧有机协同。继续实施陕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城市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倾向,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业康养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提高陕西农业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的精准匹配。第三,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平台。围绕“3+X”特色产业,推进优势特色种养业全链条升级,巩固提升9条陕西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水平,实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镇村等项目,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第四,建设城乡产业融合的人才队伍。推动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落地落实。畅通人才流通渠道,创新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推动人才向乡村流动,服务乡村发展。加大乡村本土人才、新生代农民等的技能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农村本土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第五,促进各类新兴要素向乡村流动。加快农村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数据、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提供基础支持。鼓励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发展,培养新型农业企业家。支持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学院等开展校院企地合作,保障农业科技人才获得合理回报。

  (三)促进城乡空间设施融合。城乡融合发展除了要关注农村的经济功能之外,还应充分重视农村承担的生态供给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社会稳定功能。立足于这些功能特点,通过推进城乡空间与设施融合,构建共同富裕的协同格局。第一,重点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群、都市圈,大力支持西安建设更高能级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高城市建设的品质和水平,为广大乡村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多样化产品与服务。第二,全面提升乡村的农产品供给、生态服务供给、乡村文化供给等功能,促进城乡信息、资金、技术等要素双向流动。第三,完善内畅外联的城乡综合交通网络,推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向中小城市延伸,加快县域交通主干道和旅游大环线提质扩容,完善以村镇为节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交通运输网络,实现都市圈路网结构提档升级。第四,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体化、智慧化、开放式物流服务系统,研究制定农产品物流服务标准,加快农村公用型冷链物流园区和数智化物流园区建设,积极构建以城市为中心、村落为网点、县级仓储物流中心为载体,连通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四)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一方面,壮大城乡融合发展的利益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制定鼓励陕西龙头企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在贷款贴息、金融扶持、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有序、规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另一方面,完善利益协调的调节、约束和保障措施,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调节利益冲突。健全完善市场规则约束、法律法规约束、道德风尚约束等约束机制和规则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等作用,并加大乡村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30817/9663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