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教育 > 正文

费县:五项举措 助推党员集中培训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3-08-19 来源: 党建在线 作者:佚名

  

  临沂市费县在深入分析《费县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训档案》的基础上,逐村梳理培训需求,制定《关于做好“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全县党员冬春季大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坚持五项举措,助推党员集中培训走深走实。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县委组织部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清单,增强党员集中培训的规范性和针对性。组织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分别到所联系乡镇(街道、开发区)参加开班仪式,并实地督导镇村培训开展情况。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精心组织,制定培训方案及培训计划,党(工)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带动基层党组织书记站出来、讲出来。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全程参与指导支部层面集中培训,确保集中培训实效。

  依托培训中心,夯实教育载体。推进区域性党员教育培训中心实体化运行,公布《全县区域性党员教育培训中心课程及收费标准》,实行“点单式”教学,协调党员教育分类班次,实施小班制教学。创新培训方式,开设“书记上党课”“榜样讲党课”“微党课”“情景党课”等教育模式,依托“灯塔-党建在线”“费县党建”可视化信息系统举办系列培训。根据前期调研,全县摸底汇总了630份党组织书记参训档案,结合培训需求,打造政治理论、基层社会治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特色产业发展、种养殖、文旅服务等6类培训课程,改造提升乡镇(街道)党员教育中心12处、区域性党员教育培训中心4处、申报省级现场教学基地1处。

  合理配置师资,丰富培训内容。统合基础保障,强化集中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每镇街分别组织1~2个支部举办“特色班”,依托县级“优秀名师”“优秀课程”开展“送课进支部”活动,切实用好“发现榜样”“我来讲党课”“学员上讲台”等活动成果,组织部分党代表、先模榜样、“学员上讲台”获奖学员等到基层党支部授课或交流心得,既锻炼了授课能力,又增强集中培训针对性。同时,组织开展优秀师资课程评选,每堂“送课进支部”课程结束后,下发测评表对授课师资现场评价,对于评价优秀的师资颁发《优秀师资证书》,评价“一般”“差”等次师资实行提醒谈话制度,提醒后仍出现“差”等次的,经研究后移出师资库。

  

  费县依托集中培训开展“送课进支部”活动

  强化分类培训,确保培训质效。根据集中培训党员情况,分类施教,根据党员岗位类别、管理范畴,分“机关党员、农村(社区)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根据健康状况、管理方式,分“年老体弱党员、新发展党员、流动党员”等类型。针对机关党员干部,突出学思践悟,引导党员“以知促行做真功”,重点开设作风建设、廉政教育、党性修养等类型专题培训;针对农村(社区)党员,结合乡村振兴发展和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要求,重点开展惠农政策、致富项目、特色种养殖技术等现代化农业培训;针对“两新”组织党员,重点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等方面开展培训;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党员,建立联系送学帮学制度,由支部书记、党建指导员、年轻党员送学上门;针对新发展党员,重点开展党的理论、政治能力、党章党规、党史学习等内容培训;针对流动党员,由党支部采取“寄学送学”方式,及时传送学习资料,实现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坚持问题导向,抓好结果运用。集中培训期间,县委组织部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对培训情况督导调度,线下抽调专人,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到各村居检查培训开展情况;线上利用费县党建可视化设备实时监控会场培训纪律。发现的问题反馈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已下发培训情况通报12期,发现问题46条,并责成党(工)委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组织因故未能参加集中培训的党员或培训不合格党员举办“补学班”,对督导检查发现未按规定开展、质量不高的支部,在区域性党员教育培训中心举办“回炉班”,保证每名参训党员不掉队。党员集中培训结束后,组织开展党员集中培训情况电话抽测,抽测结果纳入基层党建考核,确保党员集中培训工作走深走实。(中共费县县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www.dtdjzx.gov.cn/staticPage/news/education/20230818/28630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