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让谣言成为流量密码
“为了家人一定要转!小龙虾吃多了会长寄生虫”“震惊!清华80%的毕业生都出国了”“被删之前赶紧看!刘胡兰不是英勇就义的”……
在“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里,抑或是朋友圈、微博等其他社交平台,相信你都曾遭遇过这类“言之凿凿”,却又荒诞不经、用心险恶的谣言。
近年来,从民生科普、文化历史,到热点舆情、政经大事,总有网络谣言借机博人眼球。7月21日,公安部通报了网络谣言打击整治的工作情况。其中一条数据值得关注:自今年4月展开行动以来,共清理网络谣言信息70.5万余条。
打击网络谣言,是法治社会必须坚守的底线态度。谣言猛于虎,这头“猛虎”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精准“打虎”?
▲公安部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源/公安部新闻宣传局
01
网络谣言尽管千变万化,但大致不会脱离以下六种形式:
无脑编纂、哗众取宠。这类谣言谈不上有啥“技术含量”,往往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拿着薅来的图片或视频编故事,目的是吸引眼球、赚取流量。
前几日,重庆暴雨引发广泛关注,社交媒体上随之出现多个谣言。比如,山东日照的外卖小哥在当地游泳的视频,就被“好事者”将拍摄地篡改成了重庆南滨路,还配上“坚毅的意志激人心”等鸡汤文字。如此“包装”,令人哑然。
情景演绎、以假乱真。一些明明是多机位、多角度拍摄的情景剧,被炮制为所谓的“新闻”。例如,今年4月,深圳陈某某为吸引流量、迅速涨粉,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自己被绑架,绑匪索要50万元赎金”的视频,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看后纷纷报警,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巧立名目、旧谣新传。这类谣言拿捏住了特定人群的心理“痛点”,虽然已经被反复、多次地辟谣,然而在消停一段时间后,借着养生保健等名义,它们又可以换个新“马甲”卷土重来。
近期发布的《2023年度上半年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辟谣榜》里,“味精加热会产生致癌物”就是此类谣言的典型案例。屡次辟谣,它却犹如“打不死的小强”,披着“科普”的外衣,不断攻陷易感人群的心理防线,增加他们的焦虑感。
移花接木、恶意拼贴。过去常说“有图有真相”,而如今在PS合成、AI换脸换声等技术的“帮助”下,图片、视频也不能简单地与“有真相”划等号了。这类谣言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打假难度较大。
今年4月,引爆舆情的“中电科集体辞职事件”就是典例。在舆论发酵初期,当事人陈某被不少人封为敢于向加班说不的“勇士”。而随着警方通报的发出,大家才恍然发现,多达数页的聊天截图,全是由陈某P图伪造而成。
滥用情绪、挑起对立。某些别有用心的群体或势力,会刻意挑选一些易引发争议的群体关系——官员与民众、城管与小贩、医生与患者等,利用民粹情绪、焦虑情绪等,炮制谣言、煽动对立。
近期,一则名为《细数清华大学五宗罪》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罔顾事实,将清华污名化为“留美预备学校”“带头讨好西方”,挑起群体纷争。其中,尤其引人深思的是,有不少“吃瓜群众”在面对这类反智谣言时,不仅不反驳,反而拍手称快。
硬蹭热点、煽风点火。每当公共安全等重大舆情事件发生后,随之而来的次生舆情灾害也很突出。一些毫无底线的造谣者,趁着全社会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段,肆意造谣,借机攻击政府公信力和社会治理能力。这类谣言危害极大,流毒甚广。
例如,2019年江苏响水“3·21”化工企业爆炸事故,有人趁乱发布“18名消防员因吸入大量致癌气体而牺牲”等谣言,扰乱视听;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郑州常庄水库主闸决堤,分闸已经爆破”等谣言搅得人心惶惶。
▲坚决遏制网络谣言。徐骏 作/新华社
02
网络谣言不仅扰乱了互联网生态,也恶意消解了社会信任的基石。
我们不禁要问:网络谣言为何屡禁不绝?
辩证地看,网络谣言有其固有的生存“土壤”,产生背景错综复杂,难以被彻底根除,只能最大化挤压它的生存空间,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公众利益。
一方面,网络谣言集中反映了社会矛盾和民众心理,它始终是动态的;另一方面,在数字时代,技术介入舆论场的程度越来越深,这也让谣言身上不可控的变量日益增多。
观念和技术,构成了网络谣言“千变万化”的“底盘”。但想要治理网络谣言,在以下三方面还存在现实困境:
“打假”能力有待提高。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互联网的准入门槛。但是,一些人的媒介素养却“赶不上趟”“掉了队”。
面对海量信息,部分网民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断。他们几乎不会主动去求证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在从众和猎奇心理的驱使下,有意或无意地充当了谣言的“二传手”。网络发言的隐蔽性,也助长了他们所谓“法不责众”的侥幸情绪。
灰色产业链持续作祟。自媒体时代,“流量为王”的利益分配机制,让不少自媒体账号不惜以“震惊体”式的标题、浮夸不实的语言,炮制谣言,试图以此收割点击量,获得广告收入等多重利益。
有媒体调查发现,谣言背后大多都存在着利益链条,且谣言的生产、推送,愈发呈现出专业化、产业化的态势。常见的流程是,商业机构首先起势造谣,随后“水军”疯狂转发,甚至一些网络大V也会参与其中,让谣言形成影响力。
法律监管存在一定盲区。目前,我国在民法、行政法、刑法领域都有适用于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定。比如,《民法典》规定,如果因散布谣言而侵犯了公民个人名誉权的,侵权者将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但也有观点指出,现行的法律内容与网络发展之间存在着落差。法律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且法律法规的修改程序较为复杂,但谣言的内容与形式变得很快,法律如果不能及时跟上节奏,会影响到治理谣言的最终效果。
▲扫除网络谣言,清朗网络空间。图源/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3
治理网络谣言,从根本上讲是对人的治理,须把准脉象、找准病因、击准病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
治理网络谣言,我们既要下好“防”的先手棋,也要用好“治”的妙手,形成合力,完善“打法”,始终保持对谣言严打高压态势。
疏堵结合,监管打好“组合拳”。特别是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要第一时间拿出“干货”,切实回应民众关切,不给谣言二次发酵的机会。在强化网络谣言预警能力、畅通信息反馈机制的同时,也要注意打谣、辟谣的合法性,不应越界,更不能伤及无辜。
比如今年,重庆公安机关就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依法处置各类网上谣言。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关停、禁言造谣传谣网络账号1100余个,及时处置了“五一期间重庆某地一男子持刀对峙警察”等有较大负面影响的谣言。
立破并举,媒体当好“发声器”。主流媒体是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拥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等诸多优势。
既要做好“立”——用好新型媒介,建立媒体融合的新型信息枢纽中心,跟上互联网脚步,及时发声,全方位、多渠道阻击谣言。
也要敢于“破”——打破陈旧的话语体系,让辟谣“声入人心”。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逆火效应”,是指当辟谣内容与人们已有的看法相矛盾时,它反而会加深人们对先前错误信息的信任。简单点说,就是“媒体越辟谣、民众越信谣”。因此,主流媒体要讲究辟谣的方式方法,努力让辟谣的声音真正深入民心。
标本兼治,平台把好“安全阀”。从监管层面上看,既要建立溯源机制,斩断谣言传播途径,也要加大对造谣、传谣账号和平台的惩处力度。从平台自身而言,也应依托算法和人工,做好内容审核与把关,建立协同辟谣体系和联合惩戒机制。
当前,多个商业平台建立起了相应的辟谣渠道。比如,微信的“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腾讯新闻的“较真查证”、今日头条的“头条辟谣”等,都有助于澄清谬误、粉碎谣言。
软硬兼施,每个人要做好“第一责任人”。上述“打法”的落脚点,最终要回归到“人”这个核心命题上来。作为个体,在接收信息和发布言论时,应保持理性,当暂时无法辨别信息真假时,不妨先“让子弹飞一会儿”,审慎发言,时刻谨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仍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清朗”,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平等地呼吸互联网的清新空气;“有序”,则使我们的言论成色更足、底气更硬。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31857.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