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 勇担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脉所在,是一个民族深层的精神依托。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体现着整体的共同积淀和记忆,也体现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凝聚力。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进程一定是对其自身文化进行守正与创新的过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勇于担当新使命,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继续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继续发扬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在守正创新中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科学把握新时代守正创新的基本内涵
守正创新,指的是既要恪守正道,坚持按照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办事,又要勇于开拓创新,不断自觉能动地探索出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创新性思想认识和实践活动。守正与创新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事物的发展变化蕴藏着其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蕴含着正确的立场、科学的观念和基本的方法等本质性认识。只有遵从了这些本质性认识,按照客观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新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创新是守正的目标和路径。事物都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期间要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有时甚至是螺旋式上升的渐进过程。只有对旧的事物进行符合新的历史发展的改造和创新,才能更加深刻地揭示新的历史条件下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守正和创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组织甚至是个人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如果只一味守正,不注重创新,就会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导致干事创业缺乏活力、停滞不前;如果不恪守正道,只一心想着创新,那么所谓的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业发展就会迷失正确方向。回望我们党成立1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守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同时又不断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推进其与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从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作为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同时作出了“三个毫不动摇”和“两个敢于”的新论断: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这个新论断,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当前实践的重要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新时代守正创新的基本内涵有了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2.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实现“两个结合”
回顾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商王汤的自勉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司马迁《史记》中指出的“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再到范仲淹提到的“止可完旧,勿许创新”,还有守正不阿、守正不移、革弊创新等成语的广泛应用,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华文化历来就有重视守正和创新的优秀基因。实际上,中华文明之所以在5000年历史长河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走在世界前列,正是由于包含守正和创新在内的众多优秀文化基因的赓续传承和持续滋养。近代以来,受闭关锁国和外敌入侵等各种因素影响,曾经历经辉煌的中华民族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开天辟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在守正与创新中不断迸发出强大发展力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已经开始重视并积极汲取守正创新这一优良传统的文化养分,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实事求是的内涵进行了创新性提炼,使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治学态度升华为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思想路线,并指引我们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领导全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以守正创新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不断实现进一步结合。这期间,我们之所以能勇于突破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的铁律,并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能创新性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先后顺利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问题,都是因为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守正与创新,也都是因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革故鼎新”等优良传统的守正与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文化建设的守正与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一系列创新性、战略性谋划。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相关重要论述,不仅指明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努力方向,还提出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尤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同时也表明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以及推进文化创新自觉性等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3.在守正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守正不渝,创新不止。新时代新征程,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两个结合”,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而创造出能够给其他国家带来重要启迪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继续坚持和大力弘扬守正创新的优良传统。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坚持守正创新的第一要义。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只有继续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勇于正视自身问题,不断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始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不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继续开拓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谱写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华彩篇章。
二是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新时代的理论发展。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只有继续以守正创新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实现“两个结合”,充分认识到“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提和条件,充分认识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目标和追求,充分认识到二者有机统一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使其更加符合实践发展要求,指引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更加幸福和美好的未来。
三是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新时代的实践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逻辑。理论发展的逻辑具有延续性和承继性,实践发展的逻辑也应当具有延续性和承继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临的路途更艰辛,任务更繁重,挑战更巨大,必须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归宿牢牢铆定在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上,在守正创新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充沛精神动力。
(作者:张述、冯锋,均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30721/948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