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方法遵循。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之间也不是对立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是相互适应关系。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第二个结合”,推动了对传统与现代关系问题的思想解放,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时代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活力,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文化底蕴。“第二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二个结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中华文明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深厚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历史进程中,有效解决了中华文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用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正是“第二个结合”的基本前提,为中华文明向“何处去”指明社会主义方向,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创新发展。
让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得以充分彰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我们党始终坚持“两个结合”,让我们能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使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时代得到充分彰显。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人类文明,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其连续性得以充分彰显。中华文明始终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和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其创新性得以充分彰显。中华文明蕴含着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基因,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其统一性得以充分彰显。中华文明具有开放的胸怀和气度,积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主动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在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中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其包容性得以充分彰显。中国从不搞文化霸权和文化侵略,从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中华文明中没有称王称霸基因,始终在坚持合作、不搞对抗中展现强劲生机,其和平性得以充分彰显。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第二个结合”所巩固的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进一步让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在21世纪的今天得以充分彰显。
在促进世界文明发展中体现中国担当
中华文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既为回答“中国之问”提供了智慧,也为回答“世界之问”提供了答案。马克思主义来源于欧洲,但其理论视野观照全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于中国,但其文明视野观照全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持中守正、和合共生、天下一家,传承几千年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对解决国际矛盾冲突和促进全球文化对话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及引领力,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厚文化基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第二个结合”为化解当前国际矛盾、促进和解与包容、凝聚发展意愿和动力,为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中国智慧和现实方案,从而让中华文明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更具世界担当。
(作者:英明 沈阳工业大学)
原文链接:https://www.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site-4/info/471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意蕴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