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教育 > 正文

济南市钢城区:“四抓四提升”建优村(社区)党校 打造家门口的精神补给站

发布时间:2023-07-20 来源: 党建在线 作者:佚名

  

  为有效破解农村党员教育难培训难的问题,聚力打造“半小时党员学习圈”,济南市钢城区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和自身优势,在全区探索实施村(社区)党校示范点创建工作,推动党员群众教育培训常态化、规范化,实现党员群众就近培训、精准培训。

  抓好组织保障,提升党校办学实效。出台《关于在全区开展村(社区)党校示范点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并将其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按年度分解落实。将村(社区)党校创建工作纳入对各街道、功能区基层党建考核工作,每年评选10个具有特色的村(社区)党校示范点,并从区管党费中进行奖补。区委组织部负责业务指导和联络对接,严格落实“六有标准”,持续推进教学保障制度、专题调研制度、教学评估制度、校务管理制度等,全方位保障村(社区)党校高效运行。街道负责教学评估,指导村(社区)党校根据党员培训需求,科学确定培训班次、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授课师资和时间,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党员集中教育培训。村(社区)党校把考勤记录、学习笔记、测试试卷等存入培训档案,对党员学习成效适时进行检查,用学习成效衡量培训成果,推动党员学习入心入脑、真懂真用。

  抓好阵地建设,提升党校办学条件。按照“因地制宜、规范节俭、功能整合、一校多用”的原则,整合辖区党群服务站、老年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现有场地资源,在有条件的32个村(社区)挂牌成立村(社区)党校,把农村党员各类培训统一纳入村(社区)党校的培训平台,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面覆盖、全员轮训的党员教育局面。充分利用现有会议室、培训室、活动室等,增设“灯塔书屋”“红色阅览室”等特色功能区域,做到党旗、入党誓词、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内容上墙。指导村(社区)党校采取与街道党校合作方式,借助党校住宿、师资资源,联合开班教学。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引导各村(社区)党校教学资源共享,打破地域界限,提升培训实效。同时,注重阵地的多样化和便捷化,将“红色驿站”设立为党员组织生活和社会实践开放点,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微党课活动,使社区党校真正成为家门口的“思想充电站”。

  抓好师资队伍,提升党校教学水平。指导街道、功能区把辖区国有企业离退休党员、党员干部、专家顾问、党校讲师、优秀支部书记及“土专家”“田秀才”等择优纳入村(社区)党校师资库,选优配强师资资源。通过“公开选聘+个别聘请”“区级下派+街道点名”等方式,统筹全区师资力量,下沉到村(社区)党校,实现基础课程本校有人、重点课程统筹能人、特色课程外聘高人。根据师资特点,分别开展集中授课、线上辅导、现场教学等3类教学形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为基层党员开展“点单式”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定期举办村(社区)党校师资能力提升班,邀请党校教师从提高政治站位、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授课技巧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同时,针对村(社区)高龄党员、行动不便党员学习难等问题,把教学点搬到一线、把课堂放到党员身边,使普通党员在“家门口”接受学习教育。2023年以来,村(社区)党校已举办各类专题培训50余期,培训党员5300余人,推出精品党课20余堂。

  抓好方式创新,提升党校办学质量。整合黄庄起义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发挥老军人、老工人、老党员、老模范“四老队伍”,讲好本土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基层党员铸魂补钙。将党课授课模式拓展至田间,搭建百姓学习大舞台,利用“文化下乡”等惠民服务品牌,以百姓喜闻乐见的“舞台+党课”形式,开展主题多样的艺术党课。以“一村一品”为基础开设“一村一课”,围绕八大庄村草莓采摘、棋山观村蔬菜等产业发展,开设特色“田间课堂”,让党员愿意学、收益广。针对农村党员白天外出务工实际,利用晚间课堂邀请专家学者开办“农民夜校”,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综合运用融媒体的形式,开设“红色直播间”,让宣讲工作真正“为党说理”“为民传道”,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创新成果送到千家万户,让宣讲“零距离”。对流动党员建立“线上课堂”,利用学习强国、微信群等平台载体,推送“微”党课、“微”视频等信息1000余次(条)。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变单一的“灌输式”教育为多样的“互动式”学习,在服务群众中熏陶培养锻炼党员。如汶源街道依托社区“红色周末”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星火之力”积分激励制度,着力实现“奉献—积分—激励—奉献”的良性循环。(中共济南市钢城区委组织部)


原文链接:http://www.dtdjzx.gov.cn/staticPage/news/education/20230718/28619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