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清尧:推进数字文化系统建设
◇数字文化一经问世,就带来和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世界格局等方面巨大变革和深远影响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数字文化建设必须导向正确、内容丰富、惠民有感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深,人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化高清视频等技术对文化资源、文化元素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播等数字处理,这个过程即为文化数字化。
文化数字产品的创新性、体验性、互动性,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实现文化传播的时空普及与内容升级,产生了崭新的文化服务共享模式,包括文化内容的生产和供给、文化传播途径的拓展和提升、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服务,产生了文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向革命,这就是数字文化。
可见,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数字化思维创作新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新的文化需求,用数字化认知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目标,数字文化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正当其时。
数字文化三大基本属性
数字文化一经问世,就带来和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世界格局等方面巨大变革和深远影响,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才能更好地驾驭和应用数字化。
数字化技术是从科学技术层面上把握数字文化。一是数字化技术是数字文化的基础支撑。数字化技术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用于军事和科学目的的电子计算机,到逐步开始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互联网,再到已经深刻影响人们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智能化设备,数字化技术完成了点、网、面的覆盖,让文化的内容具备了直抵基层、直达群众的基础能力。
二是数字化技术是数字文化的迫切需要。新时代要履行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需要加快运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提高文化工作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三是数字化技术是数字文化的全景呈现。文化工作要发挥各类新技术、新应用的特色和优势,推出更多图文、微视频、H5等可视化作品,主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要把互联网这个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增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文明,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实现中华文化全景呈现和全民共享。
数字化思维是从人类活动层面上把握数字文化。一是“可量化”思维完善数字文化的评价体系。从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面世开始,“数字和数量”就是数字化思维的基本特征。而在传统思维中,文化工作难定量,只能定性估计和大致预测。但进入智能化时代后,已经能够通过构建数字文化指标体系,定量分析特定范围人群的思想状态、文化内涵、文明素养。
二是“透明化”思维增强数字文化的工作效能。“开放、互动、协作、共享”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也是数字化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将数字化的“透明化”思维模式融入到文化工作中,可以实现业务数据的透明、共享、互动,打破上下、左右、内外之间的数据壁垒,让数字文化成果全民共享。
三是“可视化”思维提高数字文化的决策能力。从曾经的传单、喇叭、报纸到现在的图片、视频、VR,“可视化”思维已经深深扎根到文化工作的“服务端”。但“可视化”思维在文化工作的“管理端”一直较为缺失,仍然需要依靠决策层自行收集分析研判。我们应将“可视化”思维融入到“管理端”,将筛选清洗后的数据,通过可视化工具直观呈现出来,进一步提高文化工作决策能力。
数字化认知是从社会认识层面上把握数字文化。一是“数字化”与“信息化”既一脉相承也存在不同。二者均指使用包括通信、计算和传感技术对实体进行变革的过程,但信息化变革是实现过程的精准管理,数字化变革还让传统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实现对信息系统的数字化应用。文化信息化是指对数据进行“采集、分类、存储”的过程,而文化数字化更偏重于通过数据进行“分析、交互、决策”的过程。
二是“文化数字化”和“数字文化”既息息相关也存在差异。“文化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让抽象静态的文化成为可观、可闻、可触的活态文化,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的过程。“数字文化”是指通过梳理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打通业务壁垒、弥合数据鸿沟、完善机制体制,推动文化领域的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
数字文化系统建设四大目标
建设数字文化系统根本目标就是要担当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工作体系重构。以文化工作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为重点,打破组织机构、信息流动、资源配置等壁垒,推动数字文化系统体系重构。全面建立起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评价体系,做到目标、执行、保障、效果量化,推动文化工作实现“定性+定量”。如,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指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数、全社会文明程度指数等。
业务流程再造。系统梳理文化工作核心业务,通过打通数据流向,疏通业务流向的“堵点、痛点”,进一步精简决策流向环节,推动数据辅助决策,运用网络、软件、大数据全量归集数字化信息,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产生能够辅助决策的知识,最终形成以任务为中心的工作闭环,推动文化工作核心业务流程再造。
体制机制重塑。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对文化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改革。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从局部到整体,从机制创新到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向政府、市场、社会共治格局的新时代迈进,促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系统高效协同。加强文化系统各部门共享联动,实现系统内部高效协同。加强与系统外单位的工作互动,提高主动发现、有效对接、快速反应的能力,实现系统内外的高效协同。加强与文化企业、平台机构、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沟通服务,实现与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效协同。
数字文化系统建设三大板块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数字文化建设必须导向正确、内容丰富、惠民有感。
拓展数字化思想舆论阵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运用好数字化技术,实现意识形态风险实时感知、及时防范、快速处置。要巩固理论数字化阵地,面向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通俗化宣讲。新闻舆论要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完善“媒情网情社情”闭环机制,走好数字化群众路线。
提升文化事业数字化服务能力。文化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创新数字化载体,丰富文艺形态样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路径。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求落实到城乡基层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增强文化产业数字化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途径。要在积极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基础上,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布局,发展数字文化资产交易市场,提高数字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文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推动文化创作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
五大举措建设重庆数字文化系统
数字文化系统建设是一场系统性变革,既要抓住机遇勇往直前,也要结合实际循序渐进。目前,重庆通过五大举措建设数字文化系统。
首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数字化传播。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工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造理论学习数字化平台,推出多样态的数字化理论产品,强化安全稳定的数字化意识形态体系。
其次,推动构建数字化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媒情网情社情”联动机制,打造全市统筹、市区两级共享的全媒体技术支撑平台,建立内外宣统筹、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官方传媒自媒体互动的传播体系。
第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普惠。丰富数字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全市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平台,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到达率、及时性,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建设为龙头,推动长江文化活起来。
第四,推动形成数字化精神文明新风尚。打造集约高效、便民利民的全市文明实践数字中枢,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以数字化提高文明创建动态管理水平,建立文明创建闭环管理机制。打造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矩阵,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
第五,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速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推动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演艺等传统业态数字化升级,调整优化文化业态和产品结构,建设数字文化交易市场。鼓励数字文化投资创业,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努力打造原创内容、原创技术策源地和数字文化企业孵化器,推动文化旅游数字化改造,实现“新型文化空间+数字体验场景”。
(作者为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30547.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能源力量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