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部署,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渗透性、复杂多样性、技术密集性等特征。积极适应全球产业分工模式、产业链布局、产业创新模式、产业组织范式、产业驱动力、产业核心要素等维度发生的深刻变革,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聚焦主体融合、要素融合、产业链互动和产业生态繁荣等,不断促进技术、市场与政策供给的紧密耦合。这既是应对新发展阶段大国竞争的必然之举,也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稳定经济基本盘、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带动激活国际循环,通过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供应链弹性和韧性,形成满足国际国内多样化需求的强大供给能力,通过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有效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的地位,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战略支撑。与此同时,还有利于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通过着力突破供给约束堵点、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等挑战,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供给结构对有效需求的适配性,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又要契合我国发展实际,保持战略定力,还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特点和规律,明确发展目标、任务、重点以及重大规划、重点改革、重要举措,明晰推动工作的重点思路。
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需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统筹发展和安全,准确把握行业变革方向、发展大势,围绕难以适应需求变化的供给约束堵点、卡点和脆弱点,坚持系统观念、区分轻重缓急,制定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专项工作方案,设置联合论证专项机构,分阶段分步骤分区域,加快补齐短板、练好内功、站稳脚跟。
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效果广、关联因素多,具有先导性、战略性等特征,需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战略引导作用,廓清科技快速发展对产业边界、产业业态、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治理、产业布局的影响,系统有力精准施策,科学处理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中的当前与长远、基础与前沿、自主与开放等方面的关系,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坚持分类指导和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领域广,具有复杂多样性、技术密集性等特征,需要针对行业的不同特征、发展阶段、发展基础和区域禀赋,围绕主要矛盾和重大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设计不同领域的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路径,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补短板和锻长板并重,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不断增强产业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需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生态构建和场景应用、加强数字平台建设等方面发力。
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确保关键节点的稳定性,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基地,加快建设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生态圈的创新服务支撑平台,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短板领域补链、优势领域延链、新兴领域建链,形成经济循环畅通的战略支点。为此,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优势、平台效应和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利用其产业链生态位优势、话语权与资源整合能力,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利益相关方的交互赋能、责任传导并形成紧密耦合发展模式和发展合力,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共融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培养专注于细分市场的独创性、加速创新的自主性、适应变化的灵活性以提升参与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能力。构建“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广泛合作”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学研融合发展格局。着力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形成富有创造活力、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
二是完善生态构建和场景应用。聚焦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高地,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强化产业技术跨域跨界深度融合,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链提质扩量增效。为此,要强化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支持各地围绕禀赋优势、着眼未来发展,前瞻布局谋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重点行业领域的融合集群发展,打造细分领域的标志性产业,以产业需求牵引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推动前沿技术多方向多路径探索和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应用,开辟出新的巨大增长空间,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
三是以数字平台建设促进数实融合。聚焦提升基于数据要素的态势感知、需求对接、分析决策能力,确保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数据空间”,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流通,推动数据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为此,要以数字化为基础,依据产业特点、发展阶段、发展基础和融合集群发展需求,集合行业上下游相关企业、行业科研机构和政府公共部门等创新力量,构建“针对特定行业、提供多种功能”的细分行业领域“数据空间”,提供共性技术、政策咨询等综合性、集成性、专业性服务,推进资源整合、激发创造活力,实现系统集成、资源互联共享。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30601/9084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