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视野 > 正文

深刻理解 “坚持胸怀天下”的三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3-05-30 来源: 陕西党建网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

  开展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更是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六个必须坚持”。其中,坚持胸怀天下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党的创新理论反映出的时代精神、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规律三个维度理解,有助于我们把握好“坚持胸怀天下”的核心要旨,坚持好、运用好“坚持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方法。

  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维度看,始终保持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使命担当体现“坚持胸怀天下”的立场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把为人类进步事业作为使命,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也源于中华民族对大同世界的追求。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胸怀天下既是一种情怀,更是不变的立场。中国人自古就有为天下着想的情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古人崇尚“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怀有“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美好愿景。这些重要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主张相契合,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为中国共产党人所传承并提升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立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各民族、国家间的友好合作与和平发展。如,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其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所承认和接受,时至今日仍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和世界和平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继续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不断加速演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进步潮流。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贡献了中国方案,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强烈的使命担当,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建构未来美好世界和系统谋划实现路径,并积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党的创新理论反映出的时代精神维度看,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蕴含“坚持胸怀天下”的观点

  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这要求党的创新理论在本质上要反映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中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其中蕴含着中国人民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彰显着时代精神价值坐标,反映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世界性意义。如,“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富裕”体现了以民为本、天下为公的思想;“讲政德”体现了为政以德的思想;“改革创新”体现了革故鼎新的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坚持自信自立”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体现了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和平发展”体现了以和为贵、讲信修睦、好战必亡的思想;“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体现了厚德载物的思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和而不同、天下一家、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思想,等等。党的创新理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相贯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具有时代引领价值的观点,科学回答了“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了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展现出永恒魅力。

  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规律维度看,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展示“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方法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我们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遵循。中华民族始终以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开阔胸襟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养分。如,中国历史上,中华文明曾吸取了波斯、印度等国文明的优秀部分,推动自身繁荣发展。近代以来,我们向外国学习思想文化、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其中尤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中华文明重焕生机与活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批判地吸收借鉴西方文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走向,为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繁荣作出了中国贡献。从古代“丝绸之路”到新时代“一带一路”,我们通过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使得中华文明不断走向繁荣兴盛。因此,我们要始终从促进中华文明发展的逻辑出发,对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进行借鉴、吸收。与此同时,对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既不能搞“全盘西化”,也不能搞“唯我独尊”,要做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应从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实际需要出发。在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必须克服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等封建糟粕残余。要弘扬平等、民主、法治等人类文明理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核心价值的倡导,充分显示出对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吸收和借鉴。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互学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总之,党的创新理论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世界上能够最大程度统一思想、汇聚力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30530/9067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