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法制 > 正文

七一客户端微党课(1156)|充分认识我国碳汇发展现状及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02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推动绿色发展四大任务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在其中特别强调要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坚决贯彻落实。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碳汇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基于我国现有国情,多项研究表明,不论在何种GDP增速、能源系统转型力度,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部署规模程度下,2060年我国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都高于零。这就意味着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更需要加上森林、海洋碳汇等吸收方式,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解决了生态环境保护“有没有”“好不好”“全面不全面”等一系列具有重大深远历史意义的问题。《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2012年至2021年,中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2021年,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我国的人工林目前主要为中幼龄林,它们比老林具有更大的碳汇潜力。与欧洲和美国相比,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未来作为碳汇的潜力将更大。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对全球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0年以来,中国始终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始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布并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先后出台10多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个,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提前实现了“爱知目标”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17%的目标。此外,中国作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率先制定了土地退化零增长国家目标,按时完成并提交了专项履约国别报告。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显示,2015年至2018年,中国土地恢复净面积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位居世界首位。

  为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多项战略规划和指导意见,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从“全国一盘棋”高度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强调要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统计监测能力等。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分别围绕协同推动减污降碳、海洋碳汇能力评估、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出台专门政策文件。但是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巨大的人口生存压力和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造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目前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换言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库储量潜力很大。与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人地矛盾突出,用于造林的土地面积有限,环境条件较差,通过人工造林增加碳吸收的效益较低、成本较高,在CDM(清洁能源机制)项目竞争中缺少优势。因此,我国政府在承认生态系统碳汇在稳定大气温室气体中的作用,并支持应用其抵消碳排放配额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劣势。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讲师。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24022.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