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勤廉风采 > 正文

草莓99、蜜瓜假进口 “水果自由”路上还有哪些坑?

发布时间:2023-03-26 来源: 江苏检察网 作者:佚名

  

  品类丰富、品质优良的水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不良商家将歪心思动到水果销售领域,通过过度包装、打信息差等手段牟利。业内人士建议,应采取更为多元的监督管理手段,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假精致”还是“真上当”?

  一列精致的木盒码放整齐,打开后,各种装饰填充物充斥其间,实际内容物却只有一颗草莓,店家告诉记者,这样一颗“日本白雪草莓”,在节日能卖上近百元的高价。“小情侣送礼用的,谁还在乎味道呢?”

  记者打开网购平台,发现类似的“精致水果”销售量不小,哈密瓜、牛油果等各种水果被精致包装一番,再打上进口标签,就能标上数百元的价格。

  在一家店铺,一颗标注日本品种的草莓竟然要价高达99元,当记者询问其是否真的是日本进口产品时,店家却顾左右而言他,只表示“咨询的产品都有现货”。当记者追问进口草莓是否还能保证新鲜时,店家干脆放弃了回复。

  在另一家店铺,也有标注为进口品种的蜜瓜,单个售价在五百元左右。但受访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关品种多年前便已不允许进口,平台售卖的要么是违规进口,要么是“冒牌货”。“还有一些水果的品种是本地引种的,但是部分商家会引导消费者误以为是进口水果,从而抬高价格。”

  记者看到,仅该品种蜜瓜有上千销量,店铺内的许多其他“进口水果”“精致水果”,也至少有几百单的销售成绩。

  售卖类似精致水果的店铺留言区,记者发现,有网民晒图表示包装精致“有面子”“收到礼物很喜欢”,但也有网民直言“智商税,别买”。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消费者对包装水果的特殊需求,是高价水果市场形成的原因之一。“情人节送出去显得高档,也让人有被重视的感觉。”在售卖此类商品的网店评论区,类似的说法屡见不鲜。有受访者表示,在不少社交平台,都会看到此类精致包装的水果,令人“忍不住也想精致一下”。面对“智商税”的评论与质疑,也有网友回应称,买的就是“颜值”,不在乎价格高一点。

  有店家直言,为了不显得寒酸,“人情上过得去”,节日期间豪华包装的水果一直有销路。“会有顾客觉得太贵,但总是咬咬牙就买了。”

  业内人士表示,在水果售卖市场,不同品类的利润差价不会太高,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挣得更多,动起了“歪脑筋”,比如加盒加盖,利润率能上一个大台阶。

  部分商品销售环节弄虚作假

  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部分生产环节劣质果流入电商及直播平台。鲜蜂(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彪告诉记者,果园出品的各类水果,一般都有按字母进行的等级划分,“最劣质的我们业内一般叫‘电商果’。”王彪解释说,有伤的残次品一般很难在传统渠道进行销售,一般以很低的价格转卖给一些电商平台的商户。

  “这种水果业内也默认没有质保,卖出去就不管了。”王彪表示,果园与收购商户在此类水果上有着“默契”,不会验视相关果品的良品比例。“消费者买到品质不好的,一是生鲜投诉取证难;二是几十块钱大部分人觉得不值当,因此最后往往落个不再追究的结果。”

  中间批发环节也存在弄虚作假现象。天津食品集团商贸公司副总经理蒋连成告诉记者,在批发环节,部分不法商家绞尽脑汁谋求利润。“比如有一种常见的水果增重方式,就是在箱内的纸板隔层的缝隙内,填入石灰等工业产品。”

  蒋连成表示,以次充好也是常见的问题。“打开箱子大个儿的在上层,小个儿劣质的在下层。但一批货不可能全部拆开验视,这会增加成本。”以苹果为例,冒充甘肃或山东的优质苹果,平均卖价能高出百分之二十以上。“非专业人士,一眼很难识别出来。”

  信息差之下零售端也不可掉以轻心。王彪表示,在销售环节中利用信息差将劣质水果高价卖出也是常见手段。“比如榴莲,反复冻融,果肉会发白甚至变质,消费者不知道就会以正常价格买走。”

  “水果自由”期待更完备保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公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上海锦天城(天津)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玉华表示,新标准落实后在执法实践中要注意新的适用问题,针对当前水果销售领域可能存在的一些新的包装形式及变种,应加强监督管理。

  蒋连成建议,应加强水果销售中“三品一标”等国家认证标准推广,对于一些特色产品也应加强地方性标识的注册及维权。监管部门可加大对于以次充好、“冒名顶替”等销售领域存在问题的打击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可以开展水果选购知识讲座等活动,从增加消费者鉴别能力入手。”

  此外,针对线上平台生鲜交易监管维权不易等特点,部分业内人士建议,加大对于生鲜电商平台商户的入驻审查力度,建立更为长效的追责机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生鲜电商消费投诉数据与典型案例报告》显示,商品信息标注不规范,商品变质腐烂、破损、异味,商品实物与宣传不符等是生鲜电商投诉的高发问题。“有的投诉差评商家自己就能刷下去,有的换个名称重新上架。”王彪建议,电商平台应联合监管部门设置更为完善的评价与商户退出机制,推动消费者参与其中,持续优化电商水果市场。


原文链接:http://www.jsjc.gov.cn/shzs/fzzc/202303/t20230321_149398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