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手记|张开青:追梦乌鞘岭(下)
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黑松驿是古浪县的南大门,G30高速、312线国道和兰新铁路横贯全境,虽有地理优势,但因为思想守旧和传统耕作模式,不光村民们穷得厉害,村集体一年连一分钱的收入也没有。
盛开的油菜花
群众采摘万寿菊
经过多次摸排调研和论证,我提出了“一二三产有机衔接、种养加工协同推进、文化旅游引领发展”的新思路,结合农村“三变”改革,通过“支部+合作社+企业(能人)+农户(贫困户)”模式,动员全村群众将土地入股至集体合作社,由村集体与农业企业合作,种植油菜花、牡丹、万寿菊等,鼓励群众有序参与到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中,让群众通过“花海经济+”产业增加收入。
明确思路固然不易,人心想拧成一股绳更难。一开始,不少乡亲对我们的思路不理解,我们反复宣传、劝说,效果也不大。我愁得饭吃不下,觉也睡不安稳,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又一想,组织把我派到这里,工作再难,也不能认怂,必须得干出点名堂来。
思来想去,我决定先从村里的重点贫困户入手,把突破口压在了杜兴年身上。选他,我也动了一番脑筋。杜兴年虽然贫困,但我看出来他一直有股不认命、不服输的倔劲。他们两口子近几年东奔西跑外出务工,吃了很多苦,但收入却不乐观,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变老,但因为家中没有产业而不得不一次次丢下孩子和父母背井离乡。我相信,杜兴年脱贫的愿望是很强烈的,有外出打工的经历,思想上也会更开放。于是,我就天天往他家跑,给他念“致富经”。几番“经”念下来,他被打动了。
就在其他村民观望、犹豫不决的时候,杜兴年开干了。我又多方协调,给杜兴年媳妇联系了培训学校,先让她学习烹饪技术。然后,又帮杜兴年申请贷款,把他家小院里里外外精心拾掇一番,办起农家乐,主打柴火鸡。刚开张的时候,生意不太景气,一天连一桌客人都没有,两口子像泄了气的皮球。我和工作队一有空就去给他们鼓劲加油,并到处帮他们做宣传,慢慢他的生意好起来了,两口子笑容也多了起来。开张半年,农家乐的收入就达到了5万元。
头一炮打响,杜兴年信心更足了。随着黑松驿特色文旅小镇建设的推进,在我和工作队的鼓励和策划下,他们两口子准备重新装修,开办集民宿和餐饮于一体的乡村旅馆。
重点贫困户都挣钱了,其他贫困户“眼红”了,纷纷让我们帮他们致富,杜兴龙、曹俊山带头融入花海经济种起了油菜花,王华堂、杜兴学、杜兴福纷纷办起了特色农家乐,郭兴成搞活了土鸡养殖……
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务工
与此同时,村集体经济也发展起来了。我带领村干部们,到市县有关部门筹措资金325万元,建成村集体养鸡场养殖土鸡,建成肉鸽养殖基地,种植了千亩马铃薯;协调发改部门建成了5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还建成古浪县第一个电商服务中心,打开了整个古浪县特色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季节性山货的网上销售市场,并为黑松驿镇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电商运营团队。
黑松驿村种植的千亩马铃薯丰收了
黑松驿的变化,让很多企业看到商机,纷纷前来投资,有不少是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甘肃睿驰和红麦穗公司投资建成两个扶贫车间,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投资建设了房车露营基地,甘肃汇亿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占地300亩的牡丹园,甘肃裕都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生态园和主题酒店……
如今的黑松驿,人人有活干、户户能受益的产业发展局面加速形成,昔日死气沉沉的贫困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让群众精神“富”起来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我从小在山里面长大,能够体会到那种植根灵魂深处的愚昧思想有多可怕,想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仅要让群众腰包鼓起来,更要让群众精神“富”起来。
我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于2017年底建立了黑松驿村“脱贫攻坚大讲堂”,用村上开会集中讲、入户进组分散讲和微信平台时时讲的方式,以“领导讲政策、专家讲技术、能人讲经验、群众讲体会”为重点,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学习种养技术,树立脱贫信心,增加内生动力。2018年初,我们又研究制定了《黑松驿村“做文明村民、建文明家庭”实施方案》和《黑松驿村村规民约》,引导群众争做文明村民,争创文明家庭,年底时评选出三星、四星、五星级文明家庭共35户、文明村民17名,召开群众大会对他们进行了表彰奖励。2018年有14户贫困户主动提交了脱贫申请。2019年初,我们又研究制定了《黑松驿村文明新风综合评价暨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建设方案》,在省妇联的支持下建成了“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将村规民约细化成可量化的指标,对群众遵守和执行村规民约情况进行评分,群众用道德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随着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落地,群众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走进黑松驿,能感到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这里有“干群齐上阵,换得满村芳”的“书记巷道”;有每天天蒙蒙亮就主动打扫公园广场卫生的卓玛;有回报乡里为全村挂上大红灯笼的有为青年王开智、王治军、牛慧良;还有拿自己压岁钱给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叔叔阿姨送去慰问品的初中生杜姝仪……
如今的黑松驿,群众改掉了“争五保、争低保、争贫困”的陋习,取而代之的是以爱党爱国、勤俭持家、孝老爱亲、邻里和睦、奋发有为等美德为代表的文明新风。
一袋地达菜和一双手工布鞋
不知不觉,在黑松驿已两年有余,顶烈日、冒风雪,下田间、入农家,爬山头、跑项目,虽然挑战重重、异常艰辛,但每当我看到一张张温馨的笑脸,听到一句句质朴的感谢,一声声亲切的“张书记”,一切都甘之若饴。
难以忘记群众送的一袋地达菜。村民董福军在外务工期间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左腿截肢,本来就贫穷的家里债台高筑,读高一的长女也因此辍学。冬天他家连取暖买煤的钱都无法凑齐。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心急如焚,立即和工作队商议,用第一书记经费帮其解决了火炉和燃煤,并帮助他申请了一类低保,同时协调医院为他做了身体检查、残疾认定和假肢配备。我还专程赴省农垦中专联系协调,让他大女儿到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就读,帮她购买学习用品并垫付生活费。2019年2月,董福军和女儿专门捡了一袋地达菜送到了我们工作队,并再三请求我们收下,以表心意。
走访特困户董福军
难以忘记群众送的一双手工布鞋。贫困户王守全因为家里穷,儿媳离家出走,儿子常年在外,老伴关节疼,他本人患有哮喘病,却迟迟不肯去就医。得知此情况,我上门给王守全做思想工作,给他讲解医保政策,并给他资助了看病的车费,又给王守全的两个孙子购买了许多图书文具。记得一个雨后的黄昏,我从东山绿化项目现场返回到工作队时,王守全和老伴已在办公室门口等候我多时,进屋后,王守全的老伴拿出了一双做工精细的布鞋执意要我收下。王守全说:“张书记,你是个好人,我们也没啥能感谢你的,只有老伴做的这双布鞋,请你不要嫌弃,收下吧。”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我拿着鞋竟不知该如何拒绝,只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扶贫的道路上充满着艰辛,但更多的是快乐和感动,看到群众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为自己是一名扶贫干部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村民们脱贫的梦想初步实现了,但这个梦想还要更牢固。从脱贫到富裕的梦想之路还很长,我将同村民们一道继续追梦,努力让更多更大的梦想变成现实。
(本文摘自中国方正出版社《纪检监察干部扶贫手记》)
《纪检监察干部扶贫手记》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乌兰牧骑,永远在路上24-11-24
- 番禺检察:“邻里检察”把...24-11-24
- 淬炼本领铸警魂 规范履职...24-11-24
- 赤坎检察:80余万元环保...24-11-24
- 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奖项24-11-24
- 利剑护蕾|在现场!这样普...24-11-24
- 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通,...24-11-24
- 进一步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