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新思想 新篇章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022年11月28日,北京老城的中轴线遗产“全景图”最新公开,遗产区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图为从景山上俯瞰北京中轴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十年来成就时指出,“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自成立之日起,党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勾画新中国蓝图时指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二大把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战略方针。党的十五大专题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中央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出文化更加繁荣、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之一,并明确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列为未来五年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要完成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
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在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不断迈进、全面展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中央从正本清源入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分别召开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要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敢抓敢管、敢于斗争,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单列一个专题进行全面部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当代中国青年要不断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人民立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把文艺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市朱熹园考察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更好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胡晓青,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2-12/29/content_892387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