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模式:一颗纽扣解难题
1980年12月,20来岁的章华妹收到了温州鼓楼工商所给她颁发的“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编号10101,这张用毛笔填写的执照,是改革开放后温州也是中国的第一份个体营业执照。有了这份营业执照,章华妹做生意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
在改革开放初期,它的形形色色的“第一”,未必都有一张许可执照,也正因为这样,温州的改革更加非同小可。改革开放以前,温州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少、基础设施差,“五十年代是前线、六十年代是火线、七十年代是红线”这个比喻对它再形象不过了。
为了生存发展,温州人被激发出民间经济的自由天性,不怕艰辛、不怕束缚,创造了“家庭工业”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这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私营企业雏形,从服装纽扣、低压电器到标牌制作、腈纶纺织,他们在国家计划的边缘拾遗补缺,从一家一厂、几家一厂到前店后厂、联厂成市,他们在近乎原始的商品生产中聚沙成塔。到1983年前后,温州的家庭工业已有10多万户,与之相配套,温州逐步涌现了十万购销大军。
谁承想,地摊上的纽扣生意解开了发展难题,一时间温州的各种小商品专业市场遍地开花。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乡镇工业看苏南 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专题文章,首次公开提出了“温州模式”这个概念。
一时间,“温州模式”引起全国的瞩目。但“温州模式”一言难尽,它不像“深圳模式”有中央的决策,不像“苏南模式”有地方的规划,它是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混合体,是体制外草根经济的顽强破土,是温州人突破禁区走市场的独特创造,因此不久引来了各界关于温州是“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还发生了著名的“八大王”事件。
后来,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正式宣告替“八大王”平反,他开了个电话会议,开到公社书记以上全市的干部。市委书记的旗帜鲜明,使温州私营经济发展如雨后春笋。1985年,温州的个体经济、股份制经济已占工业的40%,商业的50%和交通服务业的80%。但其实,温州到底姓“公”还是姓“私”的争论并未停止,反而愈演愈烈,新任市委书记董朝才通过全面调研提出了温州的路子要国营、集体、个体、私营“四个轮子”一起上。1987年,温州又出台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八项政策法规,其中“个体挂户经营”“私人企业”“股份合作”等三项政策属全国首创。
终于在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为温州卸下了外部压力。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四大以后,一部名为《温州人》的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破天荒地重播了四次,人们如数家珍地传颂着温州的一个个改革创举:滕增寿绝地反击,救活了一个国有企业;南存辉点石成金,把开关厂变成了正泰集团;王均瑶胆大包天,成立了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龙港人异想天开,建成了中国第一座中国农民城。
(摘编自浙江在线 王高荣/文)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scq/20221223/8124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延安时期怎样发展科学技术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