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贷”当治
社会痛点不应成为营销卖点。日前,对于引发争议的“彩礼贷”“墓地贷”,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个别银行打着所谓金融创新的旗号,挑战社会痛点,引导居民过度负债,触及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脱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奇葩贷”接连冒出。先是某家银行打出“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的营销标语,接着一家银行又与墓地开发商合作推出按揭贷款。除了“彩礼贷”“墓地贷”,还有“婚庆贷”“二胎贷”等。对此,网友调侃:“从出生到死亡,我们的一生要被贷款承包了。”五花八门的贷款,名字虽然不同,本质上都是居民消费贷款,如果过度营销,很可能诱导消费者提前消费、过度负债。
更应看到,“彩礼贷”“墓地贷”是公然拿社会痛点当营销卖点,企图在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上赚一笔。近年来,“天价彩礼”“天价墓地”等一直饱受诟病,让一些家庭深感焦虑,压力巨大。为了破除陈规陋习,各地都倡导移风易俗,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然而,某些银行却无视公序良俗和群众感受,推出“彩礼贷”“墓地贷”,看似能解决“结不起婚”“下不起葬”的现实难题,实则是和移风易俗唱反调。这样的贷款绝非雪中送炭,而是借机刮油,“吃相”难看。
创新必先守正,金融创新必须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看是否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是否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是否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为了赚钱而与社会价值观背道而驰,挑战公序良俗的底线。金融监管部门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把资金更多地投向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对中小银行的产品创新和业务准入实施有效监管和指导,对于有悖公序良俗,与国家大政方针背道而驰的做法,要及时纠正惩治。(华睿)
上一篇:清风时评 | 永葆“赶考”的清醒
下一篇:李鹃:违规吃喝露头就打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24-11-25
- 乌兰牧骑,永远在路上24-11-24
- 番禺检察:“邻里检察”把...24-11-24
- 淬炼本领铸警魂 规范履职...24-11-24
- 赤坎检察:80余万元环保...24-11-24
- 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奖项24-11-24
- 利剑护蕾|在现场!这样普...24-11-24
- 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通,...24-11-24
- 进一步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