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儋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能力提升

发布时间:2022-09-09 来源: 南海先锋网 作者:佚名

  

    海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儋州市委坚持党建引领,把能力提升建设年活动融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将“疫”线作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大熔炉”,能力提升的“大课堂”,比学赶超的“大舞台”,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互促互进,为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性锻炼“大熔炉”

    思想淬炼中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一些党员干部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连续作战、身心疲惫之下,又出现了厌战情绪、躺平心态。市委深入开展“抗疫一线党旗红”行动,向全社会发布《我是党员我带头 抗疫一线当先锋》一封信,吹响抗疫“集结号”,组织动员77个机关单位党组织和700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742个网格。举行高质量社会面清零誓师大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精神,一鼓作气啃下“硬骨头”。坚定“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心,汇聚精气神。

  

    ▲海花岛方舱医院执勤武警官兵重温入党誓词。

    政治历练中凝聚“战疫”必胜的力量。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畏难情绪,不敢担当,对督导组指出的问题重视不够、整改不力;个别党员干部投机取巧、耍小聪明,工作行动迟缓、慢作为。市委在“疫”线强化政治历练,从严从实落实党内组织生活。省疫情防控儋州市工作组临时党支部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从个人党性、担当意识、主体责任等方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刻剖析,带动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自我反思,红脸出汗,转变工作作风。组织实施“抗击疫情守初心、服务居民送温暖”等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敲门行动”“上门服务”。在“疫”线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04名,吸收预备党员18名,激励党员干部群众投身“疫”线。

  

    ▲在儋州那大城北社区,4名医护人员进行入党宣誓。

    实践锻炼中强化“战疫”必胜的担当。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疫情重压之下,社区人手不足、措施不严、方法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市委把社区防控阵地作为实践锻炼的平台,由市级领导带头下沉一线,靠前指挥,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包点组长,市直各单位负责领导担任副指挥长,社区所在的党员干部就地转化为志愿者,打造一支敢战斗、能战斗、能吃苦的党员干部队伍。那大镇城北社区下辖18个小区12804户29640人,其中怡心花园小区1.6万多人,疫情严峻复杂。市委选派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党员领导干部下沉社区,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各个楼栋成立临时党小组,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堡垒”,让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

  能力提升“大课堂”

    在专班运作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市“一盘棋”,环环紧扣,才不会让病毒有“可乘之机”。儋州洋浦刚经历了一体化机构改革和人员整合,刚理顺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疫情爆发打乱了工作节奏,各个专班存在职责不明晰、沟通不顺畅问题,在“采、转、检、追、隔”等工作落实上打折扣、不到位,导致在前期跑不赢病毒。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各级党员干部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在磕绊和教训中积累了经验、掌握了方法、提升了本领。优化组建采检匹配、样本转运、追阳、隔离点管理等4个工作专班,各司其职、互相补位、密切配合,高效运转与时间和病毒赛跑,完善建立了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解决重大问题日结日清等系统化的一整套疫情应急处置的流程体系,为实现高质量社会面清零提供坚实保障。

    在抗疫一线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疫情刚开始时,党员干部对疫情的严峻性预判不足,情况不明、统筹不力、应变不快,出现高风险楼栋人员、中风险地区人员扎推核酸采样现象,增加了感染风险。如何竭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时间赛跑,同疫情“较量”?市委统筹调度,从市直机关单位选派一些党性过强、作风过硬的骨干,分赴各个点位,化身导师帮带促进年轻干部成长。那大镇解放社区龙腾小区巷道多、户数多,刚开始群众质疑核酸检测点安排不合理,服务不够人性化,不愿配合工作。解放社区临时党支部集思广益,合理设置核酸检测点位,设置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群众提供“送检上门”服务。各级干部用细心、耐心、责任心获得群众的支持,从不理解到配合、到感谢,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小红旗配送党员突击队队员在给市民配送生活物资。

    在保需保供中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因为疫情防控,城市突然按下了暂停键,让很多居民感到措手不及。“政府的配送平台太少了,家里都断粮了!”配送平台少、配送人员紧缺,群众买菜难的问题,短期内成了疫情防控的堵点、难点。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职能部门党员干部改进战术战略,推进各方联动。推出了“小红旗”爱心配送平台,成立“小红旗”党员志愿者突击队,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20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就地转化为志愿者,切实保障“菜篮子”供应,顺利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1米”。为进一步解决疫情管控期间就医难题,洋浦经济开发区交通运输和港航局、市人民医院等单位联合,8月24日,儋州市疫情管控期间群众就诊网约车“红旗护”行动正式上线,切实解决群众燃眉之急。受疫情影响,一部分脱贫群众无法外出务工、在家务工就业难,市乡村振兴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抗疫一线乡村振兴“红旗惠”就业专项行动、消费助农专项行动 ,首批开发“红旗惠”公益性岗位574个,及时解决监测对象、相对稳定脱贫户及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就地就业、增加收入等问题。

  

    ▲市房屋征收局31名党员干部就地转为防疫志愿者。

  比学赶超“大舞台”

    比防控成效。疫情之初,全市各镇、办事处斗争经验不足,排查工作存在漏洞短板,宣传引导不到位,群众防控意识不够强,工作比较被动。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各镇、办事处认真落实“属地负责制”,多措并举,查漏补缺,有效加强了防控力度。截至目前,全市5个镇保持零感染零病例的攻坚成果。海头镇、峨蔓镇坚持双管齐下,一边加强对辖区海岸线的巡查和管控,一边管好交通要道卡口,静态巡查禁止人员聚集;兰洋镇及时开展“敲门”行动和“扫街”行动,健全“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网格化管理组织体系;大成镇针对村居较多的情况,由镇领导分片包干,扎牢村居防疫网,守好基层防疫关;王五镇组成12支“党员抗疫突击队”,在镇村口设置疫情防控卡点,用“小卡点”筑牢防疫“大屏障”。其余各镇不甘落后,相互比学赶超,深化无疫村(社区)、小区创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7个村(社区、居)、小区入选海南“无疫村(社区)、无疫小区”名单。

  

    ▲那大镇洛南村委会力乍村群防群控筑牢抗疫防线。

    比执行力度。疫情防控既是一场接力赛,也是一场耐力赛。刚开始,全市各单位各部门没有经历热身磨合,就直接上了“战场”,难免有丢棒子、掉链子的事情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各单位各部门贯彻落实战略意图的执行力越来越强。洋浦严格企业、建设工地“内、外”两个闭环管理,从小切口抓好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建设两不误。那大镇设置167个卡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禁止人员流动,组织人员进入高风险区粘贴疫情封条,确保群众“足不出户”。市卫健委组织6790名本地医护人员和4957名兄弟省市援儋医务工作者向“疫”逆行。市公安局组成2000多名党员志愿服务队驻守检查卡点,抽调精干警力组建疫情防控“尖刀班”。市疾控中心组织12个流调组共82人实行“三班倒”24小时轮值,一个月来开展阳性病例流调1380人,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383人。市乡村振兴局扛起核酸样本转运工作任务,组织38名党员干部职工组建成19支“先锋队”,当好抗疫“急先锋”,跑出转运“加速度”。

  

    ▲大学生乘离琼返校专车返校。

    比服务温度。广大市民群众全力支持配合我市各项防控工作,为遏制疫情传播作出了很大牺牲,长期静态管控也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想方设法做到“防疫”“服务”两不误。为让核酸检测更有速度、更有温度,各镇村搭帐篷、安椅子,为待检的老人、小孩开通“绿色通道”优先采样,对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上门核酸检测服务,为雨中排队的群众送去爱心雨衣。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帮助居家的群众购买配送肉类、鸡蛋、水果、蔬菜和药品等生活物资。各隔离点互相学习借鉴,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一日三餐营养足,“定制”服务暖人心。市卫健委、公安、旅文等多部门共同努力,急游客之所急,想游客之所想,保障生活物资,“点对点”闭环运送至机场、港口离岛旅客8993人。市教育系统采取发布通告、温馨提示、给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加强家校联系,关心关爱被隔离学生。成立大学生离琼返校专班,转运6批次共125名大学生到海口美兰机场,助其及时返校。


原文链接:https://www.nanhaixf.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new_show&id=25934&lid=3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