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反腐倡廉 > 正文

党员干部要答好“礼尚往来”廉洁试卷

发布时间:2022-08-05 来源: 七一网 作者:佚名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强力反腐给“人情风俗”腐败开出了一剂“良药”,成效明显,然顽疾犹存。部分党员干部要么打着人情幌子行贿受贿,要么纪法观念淡薄在不觉中破规违纪,要么抹不开情面裹挟着盲目从众,人情世故式的违纪违法依然时有发生。人际交往中,礼与贿、情与法界限在哪里?党员干部时常犯难、惴惴不安。要对党员干部人情世故设限,各方齐抓共管,约束与保护并重,引领党员干部答好“礼尚往来”廉洁试卷。

  正己正人正气,强基固本。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正、走得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树己之规,敬人之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党员干部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真真切切才能持续久远。党员干部要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自觉纯净交际圈、培塑好家风、过好面子关。多交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真朋友,远离那些毫无底线、不守边界、不讲原则的人,划定安全交往“识别区”,织密廉洁履职“防护网”,筑牢拒腐防变“防火墙”。

  纪律规矩戒尺,入脑入心。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员干部:“人情之中有原则,交往当中有政治。”党员干部要牢记《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行业属地有关规定细则等,将纪律规矩戒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丈量自我言行。铭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章列出的正常礼尚往来“负面清单”。正确理解“负面清单”立规本意和内在逻辑,抓住“礼尚往来”“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和“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三个关键词。主要看是否遵循价值对等、有来有往;客观上党员干部的职权和职务所形成的影响是否对当事人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造成影响;是否只来不往,超出当地正常经济水平、风俗习惯、个人经济能力。党员干部要紧握纪律规矩戒尺,在防微杜渐上不舍尺寸之功,在人情往来中坚守廉洁红线。

  

  贯通衔接落地,保驾护航。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固然重要,各方还应提供助力,支撑个体信念,不能让其“单兵作战”。制度创新是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根治“人情腐败”关键在于“制度刚性”,制度既是“紧箍咒”又是“护身符”。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列出“负面清单”,明确“灰色地带”,用制度制约权力、约束行为。如《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人员与管理服务对象廉洁交往的规定(试行)》《浙江省防止领导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行为规定(试行)》、凉山州出台《在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中开展高价彩礼问题治理深化移风易俗的工作方案》等,又如“随礼设限”规定有助于厘清人情与纪律边界,有助于党员干部规范行为、释放负担,是“及时雨”也是“保护伞”,让礼尚往来有章可循、监督检查有规可依,让企图违规者无缝可钻。

  监督执纪执法,正风肃纪。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坚持人民群众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纠正什么。当人情世故成为负担,变成枷锁,禁锢人的思想和灵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加强纪律约束,破除入乡随俗、人情世故的潜规则,为党员干部“减负”、为“礼尚往来”正名。徒法不足以自行,立规矩后还需抓落实、求实效、管长远。莫让纪律堤坝被人情世故冲垮,避免纪律监督游荡在空中,严禁执纪执法“打折扣”“搞变通”。开好警示教育良药,吃他人之堑,长自己之智。加大查处曝光力度,露头就查、出头就打。禁微则易,救末者难,“破法”者无不从“破纪”开始。必须通过强有力监督执纪执法震慑党员干部,绝不能因“人情”“面子”“礼数”等世俗因素破了纪律规矩,坑了管理服务对象,坏了公序良俗,损了党的形象。

  

  慎初慎微慎众,行稳致远。党员干部要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在纪法范围内讲究礼节。严控宴席、礼品礼金、劳务、借贷等风险点,确保行稳致远。自办宴席,不邀请直系亲属以外的人员,特别是管理服务对象;不收受直系亲属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礼品礼金。受邀宴席,务必搞清楚和谁吃、在哪吃、吃什么、谁买单。发现逾规违纪,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该拒绝的果断拒绝,需买单的自己买单,坚决防止成为围猎对象。严把正常礼品礼金关。党员干部收受礼品礼金,排除正常人际交往,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带有受贿性质的交易行为,受纪法双重约束,必须格外谨慎。不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提供的劳务。管理服务对象提供的劳务,实际上是一种财产性利益、变相收受财物行为,若接受了劳务,务必按市场价格支付酬劳。不与管理服务对象产生借贷行为。与管理服务对象发生借贷行为可能影响党员干部公正执行公务、廉洁行使职权,可能违反廉洁纪律、甚至构成犯罪,必须高度警惕。

  此外,偶遇“急难愁盼”新问题,拿捏不准,还应查阅好网络媒体“百科书”、咨询好纪检监察“专家库”、报备好单位部门“监督员”。最大限度厘清政策、保护自我、正风肃纪。

  (作者系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纪委副书记)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08481.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