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监督 > 正文

依法科学防疫要警惕“伪硬核”

发布时间:2022-07-14 来源: 陕西党建网 作者:佚名

  所谓“硬核防疫”,可以有多“硬核”?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地方的居民,其认识理解可能迥然不同。起初,这个概念往往用于形容那些坚决果断、简明有力的防疫措施,褒扬地方政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的能力与决心。然而,在个别地方,由于部分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认识疫情防控与法治的统一关系,对防疫政策法规的解读存在偏差,“硬核防疫”偶尔也会走入极端化的误区。

  近段时间,以某市给做完核酸的居民手上盖“防疫章”为代表,一些超出合理范畴的地方“硬核防疫”政策接连进入舆论视野。有地方擅自规定“凡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核酸检测的个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并给予个人门铃码赋红码警示”,也有地方对未做核酸的个人祭出了行政拘留、媒体曝光等“超常规手段”。

  说到底,这些极端做法不过是个别地方的、临时性的“土政策”,既没有上位法作为依据,细究起来也没有经过合法程序。对此,曾有专家表示:如果为了方便管理等短期利益,打破法治的原则和底线,那么当真正需要时,社会动员凝聚力量的成本将变得非常高昂。转换到防疫这一具体情境中,如果某地防疫政策脱离法治约束,盲目追求表面上的“硬核”,以至于给民众造成严重不便,当真有重大风险发生时,自然难以得到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疫情发生两年多以来,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出传播力更强的变种,全国各地面临的防疫压力不断加大。在这一背景下,绝大多数民众都支持本地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只要合法合规、尊重科学,真正的“硬核防疫”不难得到居民配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等地爆发时,一些省份预先安排了严格的防控隔离措施,取得了出色的防疫效果,获得了民众的点赞,被视为“硬核防疫”的鼻祖。从这个角度看,政府与民众在防疫工作上的利益与目标是一致的。

  “硬核防疫”在一些场合染上污名,并不是“硬核”本身的错,而是个别人错误地认为,无视规则、盲目加码就是“硬核”。对此,应认识到:不合法治原则的“土政策”看起来再“硬”,本质上也是“伪硬核”;只有严守法治底线,以防疫效果而非管理便利为标准制定政策,让民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才是值得肯定的“真硬核”。

  针对一些巧立名目、自我伪装的“伪硬核”做法,除了政府要加强自律以外,社会也应建立一套公正的坐标系,客观判断“硬核防疫”的成效,一手反对“伪硬核”,一手支持“真硬核”,在团结中战胜疫情。

  具体来说,容易引发争议的“硬核防疫”政策,往往与政府采取的行政强制手段有关。应当指出的是,并非所有行政强制手段都是对民众权益的侵犯。在疫情这类紧急情况下,必要的行政强制手段反而有助于保护民众权益不受损害。只不过,政府还需坚持行政强制法所确立的合法、适当原则,充分了解实现疫情防控目的所必要的手段及既有的方法,首选非强制手段,尽量选择较轻的强制手段,在最大限度上平衡好防疫需要和民众观感。

  从功能上看,“硬核防疫”扮演的角色,是群众与病毒之间的坚实防线。好的“硬核防疫”,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防疫规范,不可松懈怠慢,更不能擅自加码。只有以人民利益为导向,以法治精神为准绳,以科学防疫为原则,“硬核防疫”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rdgc/20220713/7136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