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党风政风 > 正文

郎溪县:转变干部作风 提升工作质效

发布时间:2022-06-24 来源: 安徽先锋网 作者:佚名

  6378839842336656489646164.jpg

  专稿:近年来,郎溪县坚持以“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县域排头兵”为航标,纵深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坚持导向引领与制度建设并行。大力弘扬“实干为先、事业为上”的工作作风,多措并举整治干部作风,推动全县上下凝聚起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正能量。鲜明导向“选良将”,坚持以实绩论英雄、为发展选干部,出台《关于在全力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中提供组织保障的五条措施》,2021年以来共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414人次,切实让想干事的有机会、敢干事的有舞台。结合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先后提拔重用政治过硬、敢抓敢管的“狮子型”干部30多人。同时,提拔重用工作敬业、勤恳扎实的“老黄牛型”干部15人、晋升职级46人,真正做到尽锐出战。健全制度强保障,持之以恒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制度保障,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出台实施《2021郎溪县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差异化设置干部年度考核奖励基数,并与目标管理考核结果直接挂钩。同时,合理设置职务系数及系数奖励,有效调动干部主动担当积极性。宣传发动树典型,紧盯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机遇挑战,纵深推进“五大攻坚行动”,推动全县干部队伍形成“只为发展想办法,不为推责找理由”的思想共识。常态化开展实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在“郎溪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充分营造比学赶超、实干担当氛围。

  

  坚持正向激励与刚性约束并举。把作风建设贯穿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始终,多措并举实现严管干部与关爱干部相统一、正风肃纪与干事效能相促进。用足政策强激励,落实《郎溪县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试行)》《关于查处诬告陷害信访举报为干部澄清正名的实施办法(试行)》,让广大干部放下包袱、放手去干。充分发挥职级晋升激励作用,15名领导经验丰富、敢于担当的党政正职晋升四级调研员职级,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组合施策硬约束,坚持用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带动党员干部“绝大多数”,做实干部日常细微监督管理,畅通群众举报“线上+线下”双平台,持续提升近距离、常态化监督实效。着眼党中央及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强化经济主战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文明创建等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干部监督,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工作一线和群众身边。聚焦重点促落实,紧盯近年来县内重点案发单位及经济一线部门,出台落实《进一步加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内设科室、二级机构重要岗位主要负责人管理的办法(试行)》,系统厘清430多名重要岗位干部信息,交流轮岗123人次。

  

  坚持素能培养与一线锻炼并重。深度践行新发展理念,适应新时代发展新要求,突出“工业强县”首要地位,牢固树立“在经济发展一线锻炼干部,在经济发达地区培养干部”的理念。储备培养激活力,深入56个县直单位对县管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专题调研,充分掌握一批有培养潜力的县管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为选干部配班子提供丰富资源。拓宽选用视野,择优调任26名事业单位干部进入行政领导岗位,选拔7名银行金融骨干至经济一线、乡镇挂职锻炼,持续升级动态更新机制,激发干部队伍“争先活水”。挂职锻炼转观念,用好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优势,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与江苏省溧阳市共建“皖苏边界”跨省挂职平台,从全县经济发展一线、吃劲关键岗位选派两批次31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溧阳市14个对口单位挂职锻炼,深入学习苏浙等发达地区先进工作理念和严实工作作风,吸收借鉴并成功打造本地“溪致入微”服务品牌。一线磨练实作风,把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综治维稳等重点任务和攻坚一线的实践磨练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将择优比选产生的19名“90后”副科级干部安排到招商引资等一线科级领导岗位,以3个月试岗“炼苗期”帮助年轻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升领导能力。


原文链接:http://www.ahxf.gov.cn/Home/Content/1119795?ClassId=618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