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河南建设“三论”之一 | 创新突围 唯有一拼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习近平
“归来吧!河南省科学院在向你招手,家乡的父老乡亲在向你招手!”
2021年12月28日,龙子湖畔寒气袭人,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却热络异常、星光闪耀,数百位高端人才济济一堂,见证中部大省宣示创新的高光时刻。
在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现场,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向海内外创新人才发出诚挚邀请,一声深情呼唤,引来如潮掌声。
这掌声,是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尊崇致敬。这掌声,是对河南坚定走创新之路的深深共鸣。
诚心拥抱全球精英,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
发力青年友好城市,郑州挺立潮头当仁不让。
入选新一轮“双一流”,郑大河大厚植沃土,“第二梯队”培育如火如荼。
以创新之举聚创新人才,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已成全省上下广泛共识,奏响了中原发展最强音。
工业革命以来,短短三百余年,经济社会就迸发出令人惊叹的指数级增长。科技,那无尽的前沿,那深邃的思想,像大河般汹涌澎湃,激荡起一个又一个浪潮。
当今时代,“汗水经济”难以持续,智慧经济方兴未艾;资源依赖穷途末路,创新引领风光无限。环视全国,“抢人大战”日趋激烈,招才引智各显神通,实验室布局风起云涌,大科学装置花落谁家万众瞩目。
时代,无法失去;历史,不能错过。河南来不及焦虑,容不得歇口气,困坐愁城还是勇毅前行,中原大省抚心自问:
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四大发明的孕育者,为何在创新大潮中泯然众人?
经济总量雄居全国第五,为何在全国创新版图上默默无闻?
坐拥一亿人口,为何顶尖人才屈指可数?
河南籍高层次人才遍布全球,为何有的人在外成龙成凤,在家寂寂无名?
不沿边,不靠海,不算发达,河南拿什么“引凤归巢”?
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御风而行。
为创新,河南拼了!
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实施“十大战略”,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勇敢担起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历史使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掷地有声。
周密布局,彰显战略雄心。
从盛夏到隆冬,再到早春,省委常委会会议、省财经委会议、省科创委会议……一次次会议安排部署;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一次次调研悉心指导。河南创新目标日益明晰,步伐铿锵有力。
首批三家省实验室揭牌不久,龙门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现代免疫实验室,已摩拳擦掌、箭在弦上。
“这是一个历史机遇”“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说,“河南为了把握好这个机遇,正全力做好顶层设计。”
省委省政府出台《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工作方案》,为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制定了“规划图”和“路线图”。
全周期,全方位,全链条:重塑高等教育结构,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构建省实验室矩阵,设立多家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重整中原科技城龙子湖智慧岛……创新体系在完善,创新气候更宜人。
拿出3000名编制、260平方公里最优地段,打造人才蓄水池、创新大舞台。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这是魄力,更是担当。
虎年第一个周六,河南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建设处,大家正在紧张地修改一份重要材料,为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做准备。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这个由省委书记、省长挂帅领衔的机构,紧锣密鼓、马不停蹄,工作人员没有节假日已成常态:“不把一点一滴时间用上,就跟不上省领导的脚步。”
夜色如水,河南省科学院整座办公楼灯火通明。重建重振工作综合组、学部建设工作组……随便推开一间办公室的门,都能见到伏案工作的身影。“任何时候召集会议,大家拎起包就来。”
专班化推进,项目化运作,方案化落实,围绕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全国重要人才中心战略目标,河南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质量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回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回来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回来了……春节前夕,50余名博士一起,参加了河南省科学院首轮线上面试。拿着拟聘用通知书,“金凤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中原科技城“英才汇”平台一上线,后台数据不断刷新,数万人踊跃申请,已有900余人通过认定。
华为、上汽、阿里巴巴……26个头部企业,56个人才团队,17个研发机构创新中心,纷纷落子北龙湖畔。
数字不断刷新,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33%、28%。
纪录不断突破,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超过600亿元。
高度不断攀升,预计2021年河南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
洼地到高地,每一次跃升都是崛起;白纸到画卷,每一笔描画都是出彩。
河南的创新生态越来越好,这个趋势不可逆转。人才,是这个生态里最活跃、最积极、最关键因素。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
拼到底,拼的是人才。
龙子湖畔,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洒进智慧岛大厦会议室,一场关于人才创新的思想盛宴在这里激荡。
话题的焦点是,什么是人才?
是胸有丘壑、学富五车的院士,举手投足流露着大家风范,撬动科技创新版图,用科研成果为区域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是朝气蓬勃、独当一面的青年才俊,通宵达旦泡在实验室,已成为科研攻关的排头兵。
是业务娴熟、成竹在胸的技术骨干,能把图纸上的精准描画,分毫不差地变成实物精品。
是眼光独到、思虑深远的商界精英,在信息洪流中捕捉改变世界的新技术,借助市场力量实现满腔抱负。
是超前谋划、运筹帷幄的管理达人,有慧眼识人的魄力,知人善任的魅力,服务人才的能力。
科研人员的标准相对容易量化,科研管理、项目运营、金融管理人才怎么认定?
有成果、没职称,有能力、没学历的人,算不算人才?
多头管理、多元标准、部门壁垒,人才认定谁说了算?
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气候适宜才能生机无限。谁能搅动创新的一池春水,谁能汇聚发展的涓滴细流,谁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原英才。
谁都知道,人才有价值,但不同人才价值如何衡量?
发布会上,一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公诸世人,灯光闪耀,定格了科研人员的笑脸,那一刻,多年艰辛努力换来鲜花掌声。
实验室里,基础科学的“面壁者”们还在推演公式,板凳坐了十年冷,但能成功攀顶的终究是少数。
基础研究长期且艰巨,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没有足够的激励,很难坚持到底,但所有一飞冲天都源自漫长积累。
后发地区要在原始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有形之手”强力托举必不可少。创新是“果”,不是“因”;创新指向是“新”,关键在“创”。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观念。
谁都知道,人才有价值,但人才价值该由谁匡算?
招才引智,不是组织人才部门一家之事。有的单位有用人之实,而无定价之权;有的部门有定价之责,而无评估之力;有的部门有监督之权,而无管理职能……当下的人才引进机制,都是多部门协调配合,但目的和方向只能是一个:彰显人才价值,成就创新事业。
发展阶段不同,政府和市场的角色与定位不同。启动阶段,往往是政府主导,撬动各方力量。任何人,都不能当甩手掌柜。“这壶水”烧热后,政府要适时调整角色,从台前转向幕后,从操作转向服务,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人才价值几何,“无形之手”最清楚;让人才遇见最合适机会,在最需要地方发光发热,市场最拿手。如果不问市场问处长,能否人尽其才,多半是不看计划看造化。
相信企业的眼光、资本的嗅觉、市场的敏锐,该政府做的就政府做,该市场做的就交给市场。
聚人才,拼的是环境。
创新,是眼界的角逐,是实力的博弈,更是理念的比拼,创新需要导航。
树牢一颗事业心。官僚主义是“根”,形式主义是“果”,这对孪生兄弟,是创新绊脚石、科研拦路虎。
有的高校研究机构,教授一门心思当处长,研究员挤破脑袋当主任。“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呵护科技工作者身上“可爱的傻气”,让他们在宁静的书斋里苦心孤诣,少一些行政事务分心劳神,少一些职称头衔压力捆绑,少一些应景应酬活动干扰,把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最大限度激发科研潜能。
朱平平,35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高层次人才引入郑州大学,组建干细胞微环境及靶向治疗实验室,得到学校在团队建设、职称评审、科研经费上大力支持。专心搞研究、潜心写论文,实验室成了他充满希望与快乐的第二个“家”。
是龙给片天,是虎给座山,让骏马到草原驰骋,让雄鹰去搏击长空。
“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白果一百年。”创新逼不出来,人才管不出来。探索规律,认识未知,要鼓励科研工作者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营造宽松的研究环境,让他们有“发愣”的时间、遐想的空间。
科学探索充满未知,多少人废寝忘食,也可能毫无突破;多少人穷其一生,也可能难有建树。河南药物研发专家常俊标教授,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全球第一个双靶点抗艾滋病创新药——阿兹夫定。“从0到1”突破,他们用了整整17年。
尊崇创新,宽容失败,成功之日回头看,所有困难都是勋章。
谁为创新引航?发展“引擎”由创新发动,“点火”的是制度改革。
打开财政资金“蓄水池”。实施省级科研项目倍增计划,扩大院士基金规模,今年省级安排科技支出112亿元,增长124.4%;简化预算编制,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让科研改革红利落到实处。
算清科研产权“明细账”。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给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使用权,授予试点单位管理科技成果自主权,出台《河南省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迈出了坚实一步。
用好人才激励“指挥棒”。优化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方式,推行“揭榜挂帅”“赛马”“PI”制度;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开展创新生态评估考核,让创新成为新时代河南最鲜明的标识。
从毫末之籽到合抱之木,需要汗水灌溉。完善人才成长机制,优化人才使用机制,金点子定能变成金果子。
如何为创新护航?最可贵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最有力的杠杆,是撬动人心的杠杆。
人才来了,最关心的无非两件事:一是工作上有用武之地,二是生活上无后顾之忧。
人才服务,诚心则灵,精心则成。79名科研人员参加省委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给科学家“抬头看黑板”的机会,为经济发展找到新动力。
完善服务环境,优化服务体系,想方设法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别让科研人员为报账跑断腿,心无旁骛做学问。
心仪的办公场地快速落实,不到一年,公司技术骨干事业有成就、感情有着落,中原动力成为我省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一匹黑马。
诚心与精心,满足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保障的是“衣食住行教医保”,营造的是“琴棋书画诗酒花”。
如同自然界,创新的种子蔚然成林,“光、水、湿、温”均须恰到好处。创新生态是个软环境,却蕴藏着硬道理。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创造未来。
去年隆冬时节那声“归来吧”,言犹在耳。时隔两个月,2月28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再次来到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调研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及配套项目建设。
初春,龙子湖畔绿意萌动、生机盎然。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www.hnsjct.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jdzjzfyw/ztyw/article65c00a8ce0854f55a466ffa5b09e77a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