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读书故事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读书传统,古代先贤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读书故事。这些故事,传诵不绝,历久弥新。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既能学习到古代先贤刻苦勤奋、好学不倦的读书精神,也能领悟到读书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笔者从有关典籍文献中,收集整理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六个读书故事,并对故事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对故事中蕴含的意义进行了简要提炼和点评,以供各位读者朋友阅读参考。
韦编三绝 :锲而不舍,皓首穷经
韦编三绝讲的是孔子读书的故事。孔子是我国春秋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勤奋好学,读书不辍,为后世树立了楷模。韦编三绝的读书故事流传数千年,影响深远。
韦编三绝的故事来自于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一书的记载。《史记·孔子世家》谈道:“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三绝中的“韦”,是指皮革或熟牛皮;“韦编”是指用熟牛皮皮条把竹简编连起来;“三”是概数,可以理解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那个时代,造纸术还没有发明,人们所读的书籍,主要是用墨写在竹简或木板上,若干简片编连起来就是“简策”即“书籍”,《易经》就是这样用竹简通过牛皮条编连起来的书籍。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韦编三绝,是讲孔子晚年非常喜欢读《易经》这部书,翻来覆去地读,反反复复地琢磨,由于翻阅的次数太多,导致穿连《易经》竹简的牛皮条断了好几次。司马迁用韦编三绝来形容孔子勤奋读书,后来人们用“韦编三绝”形容一个人锲而不舍、勤学苦读。
孔子早年丧父,家道中落,少时贫穷。从孔子的一生来看,他真正立志读书,是从十五岁才开始的。他在《论语》中谈道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十五岁才有志于求学读书,通过私人传授,博学诗书礼乐。三十岁,懂得了礼仪,说话办事有了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至于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分辨真假,判明是非;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越规矩。从孔子自述的经历看,他真正立志读书从十五岁开始,确实比较晚。但他一旦立志读书,就坚定不移,慎终如始,让读书陪伴自己的一生,即使到了七十岁以后,虽说“随心所欲”,但读书和做学问也从没有间断过。
孔子读遍群书,造诣精深,整理《诗经》《尚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成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学说和读书观点主要汇集在《论语》一书之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暮年的孔子深感时光荏苒,读书更是惜时如金。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还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说,再给他数年时间,对于《易经》从文辞到义理就可以全部掌握了。他是多么希望上苍能眷顾自己,再借他几年光阴,再好好研读一下《易经》,以便透彻理解和掌握《易经》的全部含义。从韦编三绝的故事,到孔子为学读书的一生,我们不仅看到了孔子是如何刻苦读《易经》,如何用心钻研《易经》,而且也从中感悟到孔子的人生追求和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他的追求与精神,令人感动,为之景仰。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同向)往之。”
孟母三迁 :里仁为美,择善而从
孟母三迁,也称孟母择邻,讲的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读书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的一些典籍如《三字经》《列女传》和一些文学作品中都有记载,流传久远。
孟母三迁,是指孟子的母亲为孟子选择读书居住环境而三次搬家。孟母为什么要为了孟子读书接二连三搬家呢?汉代文学家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以及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等记载,孟子曾是鲁国贵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小的时候他和母亲迁居在墓地旁边,孟子于是就和邻居家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后说 :“这不是适合我儿子居住的地方 !”于是,就将孟子搬迁到街市附近居住。居住不久,孟子又和邻居的孩子玩耍,模仿街市上商人做买卖的事。孟子的母亲知道后,又说 :“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开始搬家。这一次 , 他们搬到了学宫附近。孟子便在学宫附近向人们学习祭祀祖宗的仪式和进退朝堂的规矩。孟子的母亲看到后说:“这才真正是适合我儿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孟子就在学宫附近居住下来,安心读书。
孟子一生勤奋好学,在思想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作《孟子》七篇。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把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在伦理思想方面,他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一书提出的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主张,就是从孟子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被人们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从孟母三迁的读书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读书居住环境与他后来的成长、成才有一定的关系。孔子在《论语》中讲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强调,人们居住的地方要有仁德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算是聪明的人呢?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一文中也提出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说得也很明白,君子居住时必须选择乡里,外出郊游时必须接近贤士,这样才是防止自己误入邪途而接近正道的方法。
悬梁刺股 :顽强刻苦,惜时如金
悬梁刺股,也称刺股悬梁,讲的是中国历史上汉代孙敬和战国苏秦这两个人的读书故事。
悬梁,是指将头发拴在房梁上。悬梁与读书有什么关系呢?据宋代翰林学士李昉等人编撰的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卷六一一)记载 :“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常闭户,号为闭户先生。” 寤寐 :寤, 睡醒 ;寐,睡着。这里讲的是孙敬自小好学读书,晚上看书通宵达旦,时间长了,有时想睡觉。为了避免晚上看书时打瞌睡,孙敬找来绳子,将自己的头发拴在屋子的房梁上。当看书想打瞌睡时,只要头往下低,绳子就会拉扯头发,使人疼痛,这样就会赶走睡意,重新振作起来读书。
一些史料记载,孙敬到洛阳,在太学(中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旁边找了一间小屋,安置好自己的母亲,然后入学读书,经常自己动手,将柳木条编成书简,在上面抄写所需要读的典籍。他惜时如金,从早到晚整天读书不止,足不出户,被人称为“闭户先生”。由于孙敬读书如此刻苦,博闻强记,后来成为一位会通古今、闻名遐迩的大学者。刺骨是指用锥子扎大腿,说的是苏秦的读书故事。苏秦是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战国策·秦策》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这里讲道,苏秦读书到昏昏欲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他的脚上。
苏秦为何采取“刺股”这种极端的方式来鞭策自己读书呢?据《战国策》和《史记》等书记载,苏秦早年曾去当时的齐国向鬼谷子学习,后到列国游说,他的主张都没有被人采纳,一无所获,盘缠都花光了,只好回到自己的家乡。他回来时,缠着裹腿,穿着草鞋,背着书籍,肩挑行囊,形容枯槁,脸色黝黑,面有愧色。家人见到他如此落魄,对他很冷淡,妻子也没有迎接他,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也不搭理他。他由此感叹 :“妻子不拿我当丈夫,嫂子不拿我当小叔,父母不拿我当儿子,这都是我自己的过错!”由此,他痛下决心,发奋读书,将数十个书箱都打开了,得到了太公所著的兵书《太公阴符》,伏案苦读,一刻不停。每当欲睡之时,便“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他刻苦用功,花了一年时间,领悟了书中的道理,并用这些道理再去游说各国的君主。当时六国经过他的劝说而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苏秦“刺股”读书,最后挂六国相印而衣锦还乡。
悬梁刺股,是古人用来鞭策自己读书的特殊手段和方式,今天的人们大可不必去效仿。但是,从悬梁刺股的读书故事中,我们可以去学习和领悟古人顽强的学习精神。
凿壁偷光 :勤奋刻苦,好学不倦
凿壁偷光也称穿壁引光,讲的是汉代匡衡的读书故事。也许有的读者会问 :读书为何要凿壁呢?凿壁偷光,出自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这里讲的是匡衡勤奋好学,但家里很贫困,没有钱买蜡烛照明。晚上读书时,他看到邻居家有烛光,光亮却照不到他家。匡衡便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借邻居家的烛光来照亮自己读书。历代许多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引用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以鼓励人们刻苦读书,学有所成。
从《西京杂记》《汉书·匡衡传》以及其他典籍的记载来看,匡衡自小勤奋读书,他不仅留下了凿壁偷光的故事,还留下了许多其他的读书佳话。匡衡家里世代为农,只是到了匡衡才爱好读书,但家里买蜡烛的钱都没有,更无钱买书。他的同乡中有个大户人家,很有钱,家中也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零工,提出不要报酬。这家的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 :“我希望能将你家所藏的书全部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以此作为他做零工的报酬,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当时许多读书人对匡衡评价很高,称赞他说 :“匡衡来了,就不要讲诗 ;匡衡一讲诗,大家都开颜欢笑。”很多学者向朝廷推荐匡衡,称他通晓经术,学有师传,当世无双,应当让他去京师为官。匡衡出仕以后,历任九卿之职,多次上疏陈述对国家有利的意见并得到采用。匡衡通古博今,经学绝伦,受人敬重,成为汉代著名经学家和政治家。《汉书·匡衡传》还记载,匡衡重视子孙读书,诗书继世,书香传家,后世子孙之中出了很多博士鸿儒。
凿壁偷光的故事,流传久远,历久弥新。从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和以工代读的佳话中,我们既能学习古代先贤刻苦读书、好学不倦的精神,也能领悟到读书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
囊萤映雪 :贫寒苦学,天道酬勤
囊萤映雪,讲的是车胤和孙康两个人的读书故事。囊萤和映雪与读书有什么联系呢?
囊萤又称囊萤照读,是指晋代车胤在夏天的夜晚用白绢缝制的袋子,装着萤火虫,通过萤火虫发出的光照着读书。囊萤照读出自《晋书·车胤传》。据书中记载,车胤小时候长得聪慧,讨人喜欢。地方太守王胡之以识人闻名,见到车胤时眼前一亮,便对车胤的父亲说 :“这小孩将会中兴乡里,光耀门户,可使他专心学习。”车胤从小起,勤学不倦,博学多闻。由于家境贫寒,他晚上看书常常得不到灯油,读起书来很困难。他便自己想尽办法,在夏天夜晚就用白色绢袋装许多只萤火虫,用来照明读书,夜以继日,读书不止。车胤成年后,机智敏捷,风度翩翩,在乡里很有美誉,后出仕,得以重用。当时只有车胤和另一位名人吴隐之这两个人,是以贫寒博学知名于世的。
映雪也称映雪读书,说的是晋代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光照着读书。映雪读书在一些典籍中有零星记载,如《初学记》等,但较早见于《南史·范云传》。该书在介绍范云时,顺便提到了孙康一家的情况。书中记载 :“孙伯翳,太原人,晋秘书监盛之玄孙。曾祖放,晋国子博士、长沙太守。父康(即孙康),起部郎,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在记载的寥寥数语中追根溯源,从对孙康的儿子孙伯翳的介绍中推断出孙康的家世传承,我们可以看到,孙康的祖籍是东晋太原人,孙康的祖上孙盛是晋代史学家、秘书监,祖父孙放是国子博士、长沙太守。这里没有介绍孙康的父亲孙秉,实际上他的父亲孙秉没有出仕而导致家道中落。孙康因家境贫困,买不起灯油,晚上读书困难。他在冬天的夜里看书时,就巧妙地借户外下雪映照的光,来刻苦读书。从其他史料的记载看到,孙康后来读有所成,出仕为官,清正廉明,好学不懈,其刻苦读书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车胤囊萤照读,孙康映雪读书,他们勤奋好学、刻苦攻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今天,我们读书的条件与古代人读书的条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不必囊萤而照读,也无需映雪而读书,电灯早已代替了油灯。夜里只要想读书,处处有灯光相伴。在万家灯火的夜晚,面对眼前的书籍,我们到底想与不想,读与不读?
程门立雪 :虚心求学,孜孜以求
程门立雪讲的是宋代学者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向著名理学家程颐虚心求学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出自《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这里讲的是,杨时携友人游酢一起在冬天登门拜访大学者程颐,正好赶上程颐闭目静坐,打盹休息。他们不忍打扰,便站立门外等候,一直没有离开。当程颐休息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了。
杨时为什么顶风冒雪在门外等候多时而不愿意放弃这次登门求学的机会呢?这要从杨时从小立志读书、终身追求学问说起。
杨时小时候特别聪明,能吟诗作文。长大一点之后,开始潜心研习经典史书,后来考中进士。当时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名气很大,是有名的哲学家、理学的奠基者和创立者,讲授孔子、孟子绝学,河、洛一带的士大夫全都拜他们为师。杨时也十分仰慕他们的学问,即使朝廷授了他官职也没有去赴任。他先是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河南颍昌拜见了程颐的哥哥程颢,师生相处很融洽,讨论学问也很深入。当杨时要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一程,说道 :“我的道学思想已南传了。”说明程颢非常认可杨时的学问,并确信杨时能传承自己创立的理学。四年以后,程颢去世。杨时听到程颢去世的消息后很悲伤。后来,杨时又去洛阳拜见程颢的弟弟程颐,进一步探求理学之道。当时他大概有四十岁了。这次登门拜访,正赶上程颐闭目休息而坐,杨时“程门立雪”,一直等待老师程颐醒来后,才开始请教学问之事。这次拜访过程中,杨时与他的老师程颐反复辩论,听到理一分殊之说后,豁然开朗,诸多疑问烟消云散。
杨时闭门读书十年之久,后曾出仕,都有好的政绩,百姓都始终不忘,各地的士大夫也不远千里都来与他交往,其人品学问深受人们推崇,许多学者都推举杨时为程颢、程颐理学的正统传人。
从程门立雪的故事中,我们既看到了杨时尊师重道、虚心求教的高尚品格,也学到了杨时为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刻苦钻研精神。
吴尚之(作者系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原文刊登于《中国出版》2024年7期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4/19/4449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