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内参 > 正文

鞍山市:以人才振兴助推老工业区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4-03-19 来源: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支持东北留住人才、引进人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推动东北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作支撑。本期《关注》推出深度报道,聚焦鞍山市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推动人才和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优质人才服务生态等方面的生动实践,以期为大家提供借鉴。

  1.jpg

  鞍钢集团实施“伯乐引才奖励计划”,加大引才力度,推动老工业区焕发新活力

  鞍山市是典型的东北老工业城市,受发展水平、产业基础等因素影响,一度面临域外人才引不来、本地人才留不住的被动局面,人才短缺成为鞍山振兴发展进程中一个难以迈过的“坎”。近些年来,鞍山市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振兴发展的“第一资源”,持续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优化创新,着力打造以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走出了一条聚才、集智、创新、发展的振兴新路径。目前,全市各类人才资源总量已达到60.45万人,鞍山地区经济总量从2018年的1751.1亿元,逐年增长到2023年的2011.9亿元。

  2.jpg

  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辽宁科技大学教授爱德华·拉姆奇(中)向学生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聚焦人才政策竞争力不强、吸引力不够等问题

  迭代引才计划

  >>>出台系列“钢都英才计划”,支持一批高水平人才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人才租房购房、健康医疗等方面政策投入“性价比”;配套制定近20项人才政策实施细则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中央发出“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近2万名干部、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技工从祖国各地汇聚鞍山,为鞍钢恢复生产和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干部、人才保障,也让鞍山深刻认识到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相较于东部沿海等一些发达地区,鞍山政策机制缺乏创新,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等短板也愈发凸显。着眼推进东北振兴,如何构建人才政策优势、实现引才用才“破局”,成为困扰鞍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

  “制定人才政策,决不能跟在发达地区后面‘亦步亦趋’,人家做什么,我们学什么,是形成不了优势的,很难获得人才青睐。”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上,鞍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福临说,“必须聚焦鞍山重点产业所需人才,立足城市特点,研究制定更具精准性、灵活性、地域性的人才政策,推动形成差异化优势。”

  3.png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鞍山鞍重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文彬(右),在企业车间指导工人改进机械工艺参数

  围绕“打造人才政策差异化优势”这一目标,鞍山开始了持续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优化创新的步伐。2018年、2022年,先后出台“钢都英才计划”1.0、2.0版,实施综合性人才项目,编制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支持一批符合目录需求的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按急需紧缺程度分别给予奖励。支持一批带项目、带团队、带技术来鞍开展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问题或创办科技型企业的高水平人才团队,按其业绩贡献情况,给予资助经费。

  今年年初,鞍山进一步调整完善相关政策,着力提升人才租房购房、健康医疗、文旅出行等方面政策投入性价比。“刚入职时,我一次性获得4万元全日制硕士购房补贴,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安家费用,为在鞍山安居乐业打下了基础。”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李欣桐被鞍山的人才政策所吸引和打动,放弃了大城市的就业机会,来到鞍山成为一名中学老师。

  为进一步解决过去人才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操作不细致、办理不顺畅、对象不精准等问题,鞍山市配套制定近20项人才政策实施细则,涵盖人才认定和考核、第三方引才机构奖励、人才集成服务等各个方面,实现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服务保障更加周到。

  鞍山还坚持把“信誉”作为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对“钢都英才计划”讲到就做到、承诺必兑现,让各项引才育才惠才的政策红利切实落到人才头上,切实以“说到做到”的诚意吸引人才来鞍就业创业。

  聚焦产业链条单一、人才战略支撑不足等问题

  推动产才融合

  >>>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打造“钢都学子看家乡”等系列人才品牌;加强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

  一段时间以来,实体经济发展活力不足、产业链条单一、创新驱动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人才战略支撑不足等问题,始终是制约鞍山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痛点。

  为稳步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鞍山市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着眼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把人才链嵌入产业链,围绕钢铁及深加工、菱镁、冶金、矿山及节能环保装备、磁动力等12个重点产业链,以及数字经济等4大重点产业集群,实施“菁英汇鞍”工程,开展“手拉手以才引才”专项行动,打造“钢都学子看家乡”“全球鞍山人”等系列人才品牌,组织“就在鞍山 职引未来”系列招聘,集聚专业技术人才16.8万人、技能人才28.5万人,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良性机制,人才与产业持续“双向奔赴”。

  4.jpg

  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科技大学教授兼辽宁省化学冶金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汪琦,在实验室测验冶金材料性能

  迈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鞍山一家稀土永磁应用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它率先建成国内首个磁动力技术专业研究院,自主创新一系列永磁节能低碳创新技术,拥有专利145项,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迈格钠的成功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在拥有1名国家级领军人才、2名高端人才的基础上,还组建了永磁传动行业首个院士工作站,与8名院士专家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科技工作者是第一生产力的创造者,是宝贵的人才力量。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迈格钠拥有一支敢打敢拼、作风过硬的团队。”国家级领军人才、公司董事长马忠威说。

  作为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鞍钢集团十分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吸收。近些年来,鞍钢集团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着力加强顶尖人才、卓越工程师、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80后”青年人才刘铁,自2007年从沈阳工业大学毕业后,就来到鞍钢股份炼钢总厂工作,16年来,一直扎根生产一线刻苦钻研,立足岗位开展创新攻关,累计完成470多项技术攻关,从一名机械点检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2023年2月,第十三届中东国际发明博览会上,刘铁团队的“绿色RH-TB真空高效处理设备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项目,荣获博览会最高荣誉“评委会特别嘉许金奖”。

  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618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至10.95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突破100亿元,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实现深度融合。

  聚焦人才意识不强,服务事项办理效率低等问题

  实行集成服务

  >>>线上实施人才服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线下成立全省首家人才服务中心,人才事项“一站式”并联审批;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人才服务

  “来鞍工作前,就听同行们讲,鞍山近些年下了很大功夫,解决人才服务事项反复跑、来回办、盯着问等问题,来到鞍山后,切身感受到了便捷高效的服务。”安特磁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文生说。

  徐文生的感慨,源于鞍山人才服务工作的体系重塑、流程再造。在线上,实施人才服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开发“鞍山人才”网站和手机APP,实行人才服务事项线上一次申报、后台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反馈,其中人才认定、补贴申请、项目申报类事项限在20个工作日内审核,人才服务类事项限在7个工作日内审核,切实让人才办事更高效、更便捷、更灵活,目前“鞍山人才”手机APP注册量已达到1.3万人,人才服务事项办理时限普遍压缩70%以上。在线下,成立全省首家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市委组织部,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整合8家人才工作有关单位的53项职能,将人才事项由各单位串联审批转变为“一站式”并联审批,实现专责、专人、专办。目前已累计受理各类人才服务事项1600余个。

  5.jpg

  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海城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青在育苗基地查看自主研发的“紫丽人”茄子长势

  为人才成长培植沃土、提供环境、搭建平台,才能形成人才近悦远来的生动局面。为进一步丰富人才服务供给,鞍山着力改变以往“靠政府力量多、借市场力量少”的人才工作惯性模式,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人才服务。开展“大学生鞍山消费一网通”活动,在鞍大学生通过网上申请“一网通”资格,获准后到授权挂牌的100余户线下实体加盟店展示“一网通”,即可享受餐饮美食、运动健身、文化娱乐、旅游出行等多方面的消费优惠服务,既能够拉动内需,又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价格优惠,感受到鞍山服务人才的诚意,实现党委政府、企业、大学生三方共赢。目前,已有5万余名大学生开通“一网通”并享受优惠服务。

  “在尝到借助市场力量服务人才的‘甜头’后,我们正着手依托市场化手段,盘活闲置楼宇,设计打造具有鞍山特色的‘人才社区’‘人才小区’‘人才小镇’,让人才来鞍更安心、更舒心。”鞍山市委组织部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马强说。


原文链接:https://www.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site-5/info/496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