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廉政内参 > 正文

沈阳市苏家屯区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党建引领产业兴 强村富民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4-03-02 来源: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作者:佚名

  台沟基地,体验采摘乐趣;万亩稻田,丰收田野大地;苏和市集,感受农家风味……沈阳市苏家屯区处处散发着新活力。近年来,为切实破解资源闲置多、产业规模小、群众增收难等问题,沈阳市苏家屯区建立“区统筹、街谋划、村落实”的三级联动体系,统筹打造农村党建工作“一廊、三区、五基地”的发展格局,通过盘活整合资源、谋划产业支撑、多元联动互通等方式,不断探索新型集体经济成长新路径,扎实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收入总金额达2481.83万元,同比增长42.8%。

  “三资”清查赋活力

  “多亏了这次农村集体‘三资’清查,我们收回并激活了村级集体资源,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近5倍的飞跃式增长,原来的‘穷山窝’变成了‘聚宝盆’。”杨城寨村党支部书记刘斐说。

  杨城寨村的变化,源自苏家屯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深入思考——部分村屯因土地性质受限、土地权属不清、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制约发展多年,为寻求破解之策,苏家屯区将发展的第一步着眼在农村集体“三资”清查这只“有为之手”上,将农村集体“三资”清查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动力源泉。

  为大力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提质增效行动,苏家屯区纪委监委、农业农村等部门研究制定《苏家屯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权债务管理办法》等文件,围绕“资产资源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债权债务管控、集体经济审计”等关键环节,对122个行政村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进一步规范村集体资源管理,提升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苏家屯区共清理核实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及所属全资企业资产9.8亿元、土地资源96万亩,其中收回村级集体资产1325万元、土地1.29万亩。通过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实现了让“沉睡”资源变致富“活水”、“闲置”资产变增收“动能”。

  产业谋划强支撑

  资源有了,但苏家屯区农业产业“短、小、散”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苏家屯区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充分整合地区资源优势,实施“九街、十村、百里、千院”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百里长廊”发展战略,结合东中西部三区域地理资源特点,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集体持续增收的着力点,成立“优质稻米、设施果蔬、精品花卉、特色水果、畜禽养殖”等五大产业基地党建联盟,组建以基地所在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龙头企业党组织书记、重点村党组织书记和省农科院专家为核心的发展智囊团,通过每月开展1次座谈交流、每季度组织1次观摩学习、每半年进行1次发展症结排查解决的方式,共谋基地建设、发展、致富之路。持续深化与省农科院、省稻作所、省果树所战略合作,形成党建示范项目6316亩,引进示范新品种97个,推广新技术27项,不断做优品种、做强品牌、做活市场,新增效益达1500余万元。此外,以街道党工委为主体,互助村、来胜堡村等10个产业重点村为龙头,创建“大棚产业示范园区”等13个产业联合党委,打造“致富共同体”,建立646个党群共富责任区,制定“1长4员”“多区联动”等机制,实现村集体收入增加744万元,村民增收2000余万元。

  村社对接谋共赢

  “苏和市集”是苏家屯区以“两邻”理念为依托,将优质农产品带到社区居民“家门口”的村社联动、互惠互利的载体,也是拓宽农产品销路的重要举措。市集上,122名驻村第一书记、64名社区第一书记和副书记化身“苏和市集”展销执行人,为家乡名优产品进行现场代言、推介展销,售卖草莓、杂粮等优质农副产品。去年“五一”假期期间,市集日均收益达2万元。

  苏家屯区着眼区域半城半乡地缘优势,打破就城论城、就农言农的局面,推出“村社对接、城乡共赢”发展新模式,以开设城乡联动“苏和市集”为载体,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组织9个涉农街道与城区街道、辖区企业、机关单位签订“村社对接、发展共建”框架协议,鼓励涉农街道、行政村和城区街道、城市社区自由结对,通过在节假日期间开设“苏和市集”,将新鲜的名优农产品直达社区居民“餐桌”的方式,构建农产品城乡流通体系。“苏和市集”开设以来,历时半年,累计举办“村社对接、农产品展销·苏和市集”44场,售卖150余种名优农副产品,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通过“村社对接、资源共用、互促共进”的模式,苏家屯区打造了产业“全链条”、发展“一盘棋”的增收格局,汇集了乡村振兴发展多方力量,形成了“一核”引领、“多元”参与的良好局面。


原文链接:https://www.lndj.gov.cn/portaluploads/html/site-5/info/494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