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纪律审查 > 正文

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将社会心理服务常态化引入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

发布时间:2024-01-02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借“外脑”化坚冰促和谐

  ——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将社会心理服务常态化引入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

  

  2023年4月,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就一起国家赔偿监督案件召开听证会。心理咨询师全程参与听证,协助检察官引导信访群众稳定情绪、正确表达信访诉求、认真听取法律意见,确保听证会有序开展。

  一场心理谈话,让服刑十余载的他,从痛哭不止到坐下来安静地聆听检察官释法说理;让骑着摩托车狂奔700余公里的他,从满眼戒备到最后发出一声“大妹子”的亲切呼唤;让为丈夫四处信访多年的她,从心怀抗拒、言辞激烈,到眼含热泪、鞠躬致谢……这是2021年以来,出现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12309检察服务中心真实而令人难忘的一幕幕场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为民实践,2021年3月,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将社会心理服务常态化引入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工作,围绕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心治”助法治的检察信访工作新模式,推动涉法涉检信访矛盾在法治化轨道上解决。

  为什么要在检察信访工作中引入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理服务又是如何融入检察信访工作的?近日,记者走进最高检第十检察厅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进行了实地采访。

  初心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司法办案既要解‘法结’,也要化‘心结’,专业的社会心理服务就是解开信访群众‘心结’的重要方式。”说起将社会心理服务常态化引入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工作的初衷,最高检第十检察厅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主任凡俊回忆起一次长达7个小时的接访经历。

  李某是一起性侵案被害人的母亲,自2013年起就为女儿的案件各处奔走,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那天的接访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下午,其间,她一直陷在抑郁、悲观、对立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每年我们都会遇到像李某这样的来访群众,他们长期陷入认知的困局以及‘信访不信法’等非法治思维中,没有外界介入很难真正走出来。”基于对李某等信访群众困境的共情,加上对接访工作持续不断的总结和思考,凡俊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法律专业上的问题可以由检察官、律师解答,而深藏在信访群众心中的困扰,则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应对,“有专业心理咨询师介入,矛盾化解会更高效,效果也会更好。”

  2021年,是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常态化引入社会心理服务的第一年。这一年,最高检接待群众来访重复信访数量同比下降12.2%,首次信访“一次性”有效化解率超过70%。“显著的实践成效更加坚定了我们将这项工作机制推行下去的决心。”凡俊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2021年3月以来,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已聘任来自驻京科研院校、医疗系统及社会心理服务组织等的26名资深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专家学者加入控告申诉检察咨询专家库,组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心理服务“智囊团”。截至目前,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已为信访群众提供单独心理咨询服务1100余人次,邀请心理咨询师参与简易听证220余场。

  温情

  用真情融化心中“坚冰”

  “我遇到的信访群众很多比较执着,我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让他们感受到被共情、被尊重和无条件接纳,帮助他们突破内心的‘壁垒’。”控告申诉检察咨询专家库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杜梅和记者谈起了自己接触信访群众的心得。

  2022年9月,杜梅参加了一起民事检察监督案听证会,接待了案件当事人林某。初见时,林某腋下夹着一件羽绒服,手中抱着一叠厚厚的资料,脸色黑黄,皱巴巴的口罩上方是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原来,他驾驶摩托车一路骑行700余公里来到北京,晚上就在自助银行里过夜,羽绒服就是他御寒的“被子”。

  交谈过程中,这位68岁老人的形象鲜活了起来:生活中,他是需要长期照顾患病妻子的丈夫,是每天都要接送两个外孙女上下学的外公,还曾是老年合唱团和摩旅团的成员……

  在心理咨询师温暖关切的话语中,林某紧绷的面部肌肉渐渐松弛下来,眼神也逐渐柔和起来。访谈结束时间很快到了,工作人员请林某去听证会现场。他夹起自己的“小被子”起身走了两步,突然停下,回头期盼地望向心理咨询师:“大妹子,你和我一起去听证会吗?”

  “将近一个小时的访谈效果,就在他那句亲切的‘大妹子’中得到了肯定。”杜梅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十分感动。

  除了听证会现场,最高检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的多元解纷室也是心理咨询师们最常奔走的地方。每当接访窗口有来访群众需要心理帮助,接访检察官都会请心理咨询师在多元解纷室为他们开展“一对一”坐诊式心理服务。

  合力

  “法结”“心结”一起解

  “检察官、律师、心理咨询师凝聚合力,在团队作战中发挥各自专长,最终实现化解信访矛盾的目标。”控告申诉检察咨询专家库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胡梅谈起2023年11月参加一场听证会后的感受。

  信访群众吴某因不满丈夫故意伤害一案判决结果,信访至最高检。在听证会前的访谈时间里,胡梅对吴某开展情绪疏导和心理评估,随后与检察官、律师进行听证会前集中讨论,精准把握了信访群众真实诉求,为听证提供专业意见。了解到吴某早上4点多就起床赶路,还没吃饭,检察官立刻联系工作人员,将一袋热腾腾的包子送到吴某手中。

  听证会上,胡梅密切关注着吴某的情绪状态,并与检察官一起及时提醒她调整好情绪,充分陈述自己的申诉理由。考虑到吴某目前生活困难,一位律师表示愿意为吴某在其他民事诉讼案件方面提供公益法律帮助。

  随着听证会走向尾声,吴某的声音也逐渐平静,继而哽咽:“我今天遇到好人了!谢谢你们!我以后一定向前看,过好未来的生活。”两行热泪顺着她的眼角流下,她站起身向全体听证人员鞠躬致谢。

  司法说理,心理讲情。“运用多方智慧协作配合,‘法结’‘心结’一起解,往往能最大程度实现听证现场息诉罢访的效果。”凡俊深有感触。据悉,2021年以来,最高检召开的简易听证会中,信访矛盾有效化解率超过80%。

  “社会心理服务的常态化介入,推动营造了一个群众能够依法理性反映诉求的良好法治环境。两年多来,我感受到检察信访秩序显著好转。”凡俊说。

  据介绍,下一步,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将在吉林、江苏、宁夏等12个省份开展试点工作,指导试点地区检察机关深入摸索、总结、提炼高质效办理涉法涉检信访工作的办法和制度,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检察新经验。

  (见习记者高梅 记者王心禾)


原文链接:https://www.spp.gov.cn/spp/zdgz/202401/t20240101_63896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