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背后始终是人民
经典的故事,值得被反复吟诵。
11月28日,于重庆本土取材制作的脱贫攻坚主旋律电影《开山人》将公映。据了解,电影取材于上世纪90年代,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凿山修路的真实事件。
经过岁月沉淀,这一真实事件诞生了如今广为人知的下庄精神,也诞生出了“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毛相林。
如今,主旋律电影“扎堆”,《开山人》能否突围而出?主旋律文艺创作又该怎样“开山辟路”,讲好更多生动可感的中国故事?
看完《开山人》的点映后,发现其与许多已经出圈的主旋律文艺精品存在一个共同点——都在“真”字上下足了功夫。
比如,拍出了真实感。真实自有千钧力,好的文艺作品从取材到创作,都离不开对真实感的追求。“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开山人》剧组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上下庄的险峰绝壁,走访拍摄了100多个存有相似风貌的原始村寨。
无论是场景的展现,还是故事的讲述、人物的描绘,《开山人》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真实”再现下庄开山壮举,让人身临其境。日前,重庆日报就曾刊文评论《开山人》是“一部具有鲜明重庆辨识度的精品力作”。
再如,电影内外见真心。文艺创作要想打动观众,就得“用真心换真心”。《开山人》通过呈现孩子的视角,用“大人流血修路为我们,我们读书为下庄明天”的情节,串联起下庄的历史和今天的实景,让人忆历史而心酸、望未来而欣慰。
而在影片之外,主创团队在“村映礼”上为牺牲的6名村民预留座位、敬献鲜花等环节,同样显出真心。导演翌翔表示,希望影片公映后,能吸引更多游客走进下庄,实现下庄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又如,塑造真人物,凸显真感情。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讲真情、动真情,才能换来读者、观众的真动情。在《开山人》点映现场,不少观众频繁拭泪;而细究《开山人》感人的原因,离不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被村民戏称为毛大胆的“毛永福”(毛相林是其原型人物),敢以肉身撼高山,质朴但无畏;“莽子”(村医杨亨华是其原型人物)看上去鲁莽,却也细心体贴、铁汉柔情……
《人世间》《大江大河》《大考》等主旋律作品之所以能够出圈,就在于其塑造的个体或群像就真实地生活在我们身边。而《开山人》讲述的就是重庆人战天斗地的故事,触碰了许多人爬坡过坎、脱贫攻坚的真实经历,观众难免会真情流露,与镜头中的“他们”同欢喜、共苦难。
观影结束后,不免深思,如今,标榜主旋律的作品众多,但真正打动人心者较少。在主旋律创作中,更有一些常见的创作误区,让中国故事失去魅力。
“脸谱化”让故事不生动。千人一面、莫名的违和感……这类字眼常出现于部分主旋律作品的评论区。这类作品中,正面人物往往“高大全”,失去了生活气息;而反面人物或是简单的性格阴暗,或是缺少站得住脚的作恶动机,角色塑造如同“纸片人”。
“悬浮化”让故事不感人。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许多文艺工作者对此熟稔于心,但有部分创作者却“用力过猛”,让故事陷入“悬浮化”。比如,有的作品意在刻画普通奋斗者,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和消费水平却一点不“普通”。再如,有的作品只追求大场面、大制作,但个体人物塑造缩水严重,仿佛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
“口号化”让故事不普适。长期以来,一些所谓的主旋律作品忽略了人民性,“喊口号”盖过了“说真心话”,以致讲出的故事过于冷冰冰、硬邦邦。在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章霖轩看来,这往往是文艺创作者没做好“接地气”的工作,将主旋律简单地同“主题宣传”“社会教化”和“非市场化”等同起来,自然疏远了受众。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电影学博士张鹂认为,主旋律创作的生命力,就在于如何让现实主义题材反映出时代变迁和人的真实风貌,脸谱化、悬浮化、口号化等创作误区,往往是创作者忽略了市场规律、艺术规范。
回看《开山人》,电影规避了部分主旋律创作中的常见误区,以典型的内容选材、丰富的人物群像、跌宕的故事情节,唱响了新时代的下庄精神,在点映阶段积累了不错的口碑。但也要看到,文艺作品能否真正奏响主旋律,还需要在公映中走向社会,收获市场的认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接下来,更多主旋律文艺创作应如何“开山辟路”,把主旋律奏得更响?又如何更好地走近人民、走入市场呢?
凿开藏着中国故事的大山。下庄村凿路花了七年,而电影《开山人》的制作也历时三年。要知道,好的中国故事不是“复述”出来的,而是文艺工作者真正走到人民中、沉到泥土里“讲述”出来的。
此前,重庆瞭望在文章《国剧何以长青》中关注到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其从写作到拍摄,总创作时长达七年之久。有媒体采访得知,该剧编剧刘和平在写作剧本前用了整整一年搜集资料,五次前往台北图书馆,三次到访美国胡佛研究所,并长期泡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其服务剧本的创作材料多达3000万字。
走出思维定式的深山。主旋律文艺创作要想始终与时代处在同温层,文艺工作者就不能自我感动,形成思维定式。须看到,主旋律追求的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润物细无声”。
翻看近些年来斩获佳绩的主旋律作品,《你好,李焕英》书写着朴素的家庭温暖;《红海行动》展现着中国军魂的同时,兼顾紧凑的叙事;《万里归途》彰显着国际斡旋中的中国立场……越来越多的主旋律作品,从选材到立意都求新求变。在张鹂看来,主旋律创作的下一个高峰必将是打破路径依赖,追求题材的百花齐放、形式的多元多样。
让中国故事回响到山外山。文艺创作的结束,往往是文化影响力的开始,一部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也应有更多响彻时代、回响海外的“弦外之音”。近些年来,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国际市场上走俏,这让人看到,主旋律创作并不是一板一眼的僵化创作,敢啃题材的硬骨头、敢做创作的真突破,同样是主旋律文艺创作的应有之义。
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一批影片,不仅是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里程碑,也让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走进了世界人民的心中。
如今,《开山人》即将公映,而新时代重庆人民、中国人民的故事还在继续写就。主旋律文艺创作,是时代的剪影、人民的侧影、现实的留影,我们期待,有更多文艺力作“开山辟路”,奏响更多人民爱听的主旋律。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gov.cn/Item/639982.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