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廉政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视野 > 正文

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发布时间:2023-04-09 来源: 陕西党建网 作者:佚名

  实体经济是支撑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我们要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物质技术基础。

  认识实体经济重要性

  世界各国发展经验表明,实体经济能否稳健发展,关乎一国长治久安和国际竞争力。本国产业结构能否适时优化升级、能否形成若干优势产业、科技含量能否持续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能否增强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能否得到有效保障等,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我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都迈上新台阶。一系列成就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技术基础。实践证明,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未来几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推进的时期,也是国际竞争更为激烈的时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们要构建的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实现的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必须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站稳脚跟,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实体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总体上看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制造业大而不强,基础设施综合协同性有待提升,服务业需提质增效,经营主体的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部分领域依然存在“脱实向虚”的苗头。在此背景下,明确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做好相应的战略部署与政策调整,十分紧要。

  找准发力的主攻方向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关键是找准发力的主攻方向,以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将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质量为先。实体经济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产业体系、结构、布局以及产品品种、数量、品质、价格等,要着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需求,使产业体系与各类需求相吻合、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匹配、产业发展与国内外需求条件相适应。同时,要牢牢抓住质量这个关键点,强化标准引领,构建统一的产业标准体系,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构建质量与价格的科学联动和反应机制。

  二是不断夯实发展根基。根深才能叶茂。推动实体经济更好发展,强化产业基础至关重要。要加强基础研究、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软件、基础零部件、基础架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推动实施重大质量改进和技术改造项目,培育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新优势,支持重点领域质量攻关,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增强基础设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保障能力。

  三是着力提升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是实体经济更好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战略重点,构建集高效农业、现代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服务业、未来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超前部署未来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同时,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要素在中国市场汇聚,让不同类型经营主体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

  处理好两个关系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需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

  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根基,为其成长提供基础与广阔市场空间,虚拟经济又反作用于实体经济,两者共生共荣。实体经济需要资金、数据等要素的支撑,需要金融服务、数字技术的赋能,虚拟经济对于活跃实体经济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有机结合,就能相得益彰,推动经济增长,否则就有可能使经济失稳失速。

  1929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历史教训反复提醒我们,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无序发展等将严重损害实体经济。但世界经济发展史同样表明,一国现代化进程中,虚拟经济发展不足也会制约实体经济发展。因此,需要根据国家发展进程合理把握虚拟经济发展的“度”与“序”,形成有利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良性互动的机制。

  处理好传统动力与新兴动力的关系。我国实体经济具有多种业态、多种经营主体,规模庞大,需要因时因业因企因地制宜。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实体经济发展必须将创新作为应对挑战的必要准备,作为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作为提升质量、效率和生产力以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务实抓手,使创新成为“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关键举措,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兴动力。

  也要看到,在现阶段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仍然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与解决大量劳动力尤其是低技能劳动者就业的重要途径,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仍是巩固我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推动实体经济更好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又要逐步实现从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的转变。

  (作者系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30406/8732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廉政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廉政法治网 lz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