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党推进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道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不照抄照搬已有教条,又在实践中活学活用真理。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对于我们在当前和今后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与成就的取得,全部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才能确立科学性、战略性、可行性的现代化建设步骤安排,进而在接续奋斗中不断实现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目标。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有了领导核心与主心骨,使得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能够统筹兼顾与协调推进,不断取得全方位、历史性的进步。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不断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克服各种惊涛骇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始终保证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深刻体现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从现代化道路的生成规律来看,虽然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探索现代化的征程中存在着共性的一面,但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存在着诸多差异,从而在道路选择上也必定存在诸多差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价值立场和实现路径上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的世界潮流,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深刻变化。该现代化是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现代化,据此西方流行的现代性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是唯一的现代化模式,经由资本现代化所塑造的现代性状态是历史的终结状态,西欧社会之外的所有民族和国家只能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实践证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不同,人民群众的需要和要求不同,实现现代化的具体道路当然可以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
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等根本问题,关系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方面面,各个方面的关系纷繁复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进行顶层设计,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既要通过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谋划、战略布局和整体推进,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而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使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形成历史合力。
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在根本问题上绝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要增强战略的全局性,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要增强战略的稳定性,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的具体的历史实践,必须在策略问题上落到实处,绝不能纸上谈兵。我们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创新就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所决定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我们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秩序代表着社会的有序、和谐与稳定,而活力则蕴含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是社会各群体创造力的竞相迸发和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挥,体现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与完善社会公平的激励机制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同时,我们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确保发展的稳定环境。
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参考,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始终坚持自信自强,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找到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自己的路,并不意味着封闭僵化和固步自封,走自己的路不能排斥其他道路,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保持战略清醒,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树立忧患意识,时刻保持高度的风险警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我们要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的底气,同时又要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
加强斗争本领养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面对矛盾问题和激烈斗争,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敢于斗争、勇于胜利,而且要在攻坚克难中磨砺斗争智慧,在实践中增长斗争才干。唯有多经历几次“风吹浪打”,多捧几个“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经受摔打磨炼,才能丰富人生阅历,在斗争过程中砥砺斗争精神、积累斗争经验、增强斗争本领。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确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勇于担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党的干部是干事创业的骨干、冲锋在前的中坚。国内外形势越严峻复杂,风险挑战越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艰巨繁重,就越需要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组织上要为改革者撑腰,要为担当者担当,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注重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注重在严峻复杂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为敢于善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看准的就要大胆使用。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好用武之地,最大限度激发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正能量,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有利氛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合力。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魏捷
原文链接:http://www.sx-dj.gov.cn/a/dkll/20230210/8378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下一篇: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
- 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以不...23-12-15
- 致中共泗洪县委杨云峰书记...22-06-17
- 邹福君带人来政讯通-全国...21-11-12
- 兴义市教育局滥用职权,违...24-06-04
- 致河源市人民政府李勇平市...23-11-03
- 邹福君,自称中国雷锋报~...21-11-10
- 致广东省人民政府王伟中省...23-11-03
- 《〈实践论〉〈矛盾论〉精...21-08-21
- 邹福君,自称中国影响力人...21-11-09
- 悟延安精神 为人民服务24-11-28
- 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24-11-28
- 联动履职 共同守护河畅民...24-11-28
- 利剑护蕾|检察官“跨界”...24-11-28
- 检察日报:守好“钱袋子”...24-11-28
- 检察日报:以立案监督为抓...24-11-28
- 四川省检察院成功举办第二...24-11-28
-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昌都市...24-11-28
- 天水:召开“检护民生”专...24-11-28